多只发起式基金在涨势正酣时黯然清盘,主要是因为发起式基金的特殊机制和自身特点,以及市场、销售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具体如下:触发清盘机制:发起式基金发行起点较低,募集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基金管理人、高管或基金经理作为基金发起人认购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有期限不少于三年即可发行募集成功。但在基金合同生效三年后,若基金资产规模低于2亿元,基金合同将自动终止,且不得通过召开持有人大会的方式延续。一些发起式基金即便业绩回暖,若三年内规模未猛增,就可能面临清盘,如华安创新医药锐选量化,截至4月1日年内净值涨幅达22%,但截至3月31日规模仅剩1100万元,远低于2亿元门槛,只能清盘。市场行情轮动快:近几年市场行情轮动加快,主题、行业、策略鲜明的产品在市场风口阶段表现好,但投资者对业绩持续性持观望态度,真正入场资金不多。比如一些医药、消费主题的发起式基金,虽短期内因行业风口有不错涨幅,但资金流入有限,难以扩大规模。销售渠道偏好:近年来零售渠道面临客诉压力大,银行端理财经理更多精力放在售后维护而非销售。而且渠道端更喜欢风格均衡的产品,因为能给客户带来较好投资体验,这使得风格单一的发起式基金销售遇阻。运营成本较高:发起式基金管理规模小,面临较高运营成本,长期侵蚀基金收益,不利于吸引资金加入,导致基金规模难以扩大,进而形成恶性循环。过于依赖机构资金:部分发起式基金过于依赖机构资金,投资方法和方向易受机构客户影响,若机构资金撤出或调整投资要求,基金的运作和规模维持会受冲击。不过,也有发起式基金通过良好业绩实现规模逆袭,如永赢先进制造、中欧时代先锋等。但总体来说,发起式基金要想长远发展,不仅需要突出的业绩,还需要渠道、宣发等一系列资源的大力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