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下一阶段的房地产工作进行了最新部署,明确提出要多管齐下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以下是对相关内容的具体分析: 政策出台背景在关税争端等因素影响下,我国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良好势头面临新挑战。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复杂多变,不同城市、不同板块间止跌回稳进程温差大,个别市场还出现反复,因此需要更强有力的政策举措来推动楼市稳定。 央地协同方向中央层面:持续在财税、金融政策端统筹存量政策和增量措施。如对全国房地产已供土地和在建项目进行摸底,优化现有政策,可能优化调整、加快推进收储政策;提升政策实施的系统性有效性,让政策协同发力,避免合成谬误,如现房销售不宜短期一刀切实施;积极推出供需两端政策。地方层面:各城市“因城施策”推动政策精准落地。例如,广州于6月13日重申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降低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预计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也有望继续优化限制性政策,其他城市则可能在落地和完善房票安置、优化公积金贷款、推进住房“以旧换新”、加大购房补贴力度等方面发力。 可能的增量政策举措稳定预期:除稳定房价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外,有序搭建房地产相关制度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预计各地各部门在现房销售、金融贷款制度、高品质住房、房屋体检制度、化债政策等方面的制度设计和完善节奏会加快。激活需求:进一步放宽限购、限售、限价等政策,降低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促进需求释放。同时,各地可通过落地和完善房票安置、优化公积金贷款、推进住房“以旧换新”、加大购房补贴力度等方式,刺激购房需求。优化供给:一方面,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推进“好房子”建设,在规划、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以带动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另一方面,优化土地新增供应,通过对全国已供土地和在建项目进行摸底,为存量的盘活利用、优化新增土地供应等奠定基础。化解风险:未来政策或将围绕改善企业资金面、强化“保交房”责任等方面进一步展开,以保障购房者权益,稳定市场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