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多方“会诊”,为城市“把脉开方”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8 21: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多方“会诊”为城市“把脉开方”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指的是通过多种主体参与、多种方式结合,对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诊断,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以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以下是具体介绍: 城市体检的实施明确体检对象和指标:城市体检对象包括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四个维度。《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61项基础指标,涵盖设施完善、环境宜居、功能完善等多个方面。同时,地方可结合实际增加特色指标,如厦门的“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遂宁的“存在二次供水需求的住宅数量”、沈阳的“需要进行‘飞线’治理的小区数量”等。建立工作机制:坚持城市政府主导,建立城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区、街道和社区共同参与,第三方专业团队负责的工作机制。各地普遍聘请城市规划、管理、建设方面的专业工作者担任“专科医生”,进行专业“把脉问诊”。 多方参与的方式专业团队调研:专业团队通过多种方式采集信息,如从相关部门获取数据,以及进行现场调查等。例如,在对路段进行调查时,发现乱停车现象,会在地图上标记并在体检报告中给出“加强管理”“附近商场停车场错时对外开放”等整改建议。市民参与:市民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体,各地通过畅通居民建言献策渠道,请一线社区工作者和热心群众当“市民医生”参与城市体检。如东营市通过汇总梳理12345政务热线、网上民声、信访件等民情数据以及开展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群众关注的痛点问题。广州探索创建了“城市体检观察员”制度,重庆举办“居民议事堂”“综合会诊厅”等活动,济南公开招募“市民医生”,组建城市体检志愿者服务队。利用智慧平台: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城市体检的智能化程度和效率大幅提升。各地建设城市体检信息平台,如福州城市体检评估信息平台汇聚多部门、多来源城市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分析数据,为决策提供精准参考。天津研发城市体检数字采集程序,上海创建城市体检与大数据诊断重点实验室,搭建多学科融合平台,解决技术瓶颈。 问题解决与落实有了体检报告后,各城市将问题清单分解落实到各区政府、各有关部门,明确整治措施和完成时限。限时解决涉及安全、健康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尽力解决其他短板弱项问题,形成体检发现问题、更新解决问题、评估实施效果、推动巩固提升的闭环工作机制。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3 09:22 , Processed in 0.05817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