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白菜帮上出现的小黑点是什么?还能吃吗?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1-29 02: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菜帮上出现小黑点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能否食用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一、生理病害
1. 原因
   氮肥施用过量:在白菜生长过程中,如果氮肥施用量过多,会导致白菜对钙元素的吸收受阻。钙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缺乏钙元素会使白菜细胞壁发育异常,从而在白菜帮上出现小黑点。
   干旱:土壤水分不足时,白菜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功能会受到抑制。这可能导致白菜生长过程中生理代谢紊乱,使得叶片中的一些物质不能正常代谢和转运,进而在白菜帮部位形成小黑点。
2. 食用建议
   这种情况下的小黑点如果数量较少,白菜帮可以食用。食用前可以将有小黑点较多的部分去除,其余部分清洗干净后正常烹饪。因为这只是白菜生长过程中的生理异常,不涉及有害微生物或毒素的产生。

二、病害
1. 原因
   黑斑病:这是一种由真菌(如链格孢菌等)引起的病害。病菌主要在病残体、种子或土壤中越冬,在适宜的温度(一般17 25℃)和湿度(相对湿度80%以上)条件下,病菌孢子萌发,通过气流、雨水等传播到白菜上,侵染白菜叶片和叶柄(白菜帮),发病初期会出现小黑点,随着病情发展,小黑点会逐渐扩大成黑斑,病斑边缘有时会有黄色晕圈。
   炭疽病:由炭疽病菌引起,病菌也在病残体上越冬。在高温高湿(温度24 28℃,相对湿度90%以上)环境下容易发病。炭疽病在白菜帮上的症状表现为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的小黑点,病斑中央会稍凹陷,后期病斑上可能会产生粉红色的黏状物(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2. 食用建议
   如果是病害初期,病斑(小黑点)面积较小,可以将病变部位去除较大范围后食用。但如果病害严重,白菜帮上布满较多小黑点且有明显的病斑扩展、腐烂迹象时,不建议食用,因为病菌可能已经在白菜组织内大量繁殖,产生了一些有害的代谢产物。

三、储存不当
1. 原因
   冻伤:白菜在低温环境下(如冬季没有适当保暖措施的储存环境,温度低于0℃)容易发生冻伤。白菜细胞内的水分结冰,冰晶会破坏细胞结构,当白菜解冻后,细胞内的物质会渗出,发生氧化反应等一系列变化,从而在白菜帮上形成小黑点。
   机械损伤后感染:如果白菜在采收、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受到碰撞、挤压等机械损伤,会破坏白菜的表皮组织。这使得白菜更容易受到微生物(细菌、真菌等)的侵染,微生物在伤口处繁殖生长,可能导致出现小黑点的现象。
2. 食用建议
   对于冻伤的白菜,如果小黑点仅局限于局部,且白菜没有异味和软烂现象,可以去除小黑点部分后食用。但如果白菜已经软烂、有异味,就不建议食用。对于机械损伤后感染出现小黑点的白菜,同样需要根据感染程度判断,如果感染范围小,可以去除病变部位后食用;如果感染严重,白菜组织已经变色、软烂、有异味,则不应食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4 20:22 , Processed in 0.21396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