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湖北省出台水产养殖尾水污染物排放强制性标准2025年起分阶段实施 推动渔业绿色转型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1. 标准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尾水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湖北省是水产养殖大省,水产养殖规模大、分布广,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下,尾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如残饵、粪便等分解产生的物质)、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可能存在的药物残留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如果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影响水域生态环境,对水生动植物生存以及周边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构成威胁。
   意义
     推动渔业绿色转型:该强制性标准的出台将促使水产养殖户和企业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向生态健康养殖方向发展。例如,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尾水排放;或者通过构建人工湿地等生态工程措施处理尾水,在减少污染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养殖水产品的品质,符合市场对绿色、健康水产品的需求,增强渔业的市场竞争力。
     改善水域生态环境:通过分阶段实施标准,逐步控制和减少水产养殖尾水中污染物的排放。这将有效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减轻对湖泊、河流等水体的富营养化压力,保护水生生物的栖息地,有利于维持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水生态功能的恢复,保护生物多样性。
     符合国家环境治理要求: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湖北省出台这一标准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体现。这有助于湖北省在水产养殖领域构建起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经验,在全国的水产养殖污染治理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2. 分阶段实施的具体安排及预期效果
   分阶段实施安排
     2025年起:开始实施相关标准,对于新建的水产养殖场,将严格按照污染物排放强制性标准进行建设和运营管理。例如,要求养殖场必须配备相应的尾水净化处理设施,如沉淀池、过滤池等,在源头上控制尾水污染物的排放。这一阶段主要是为了规范新建养殖场的建设,为整个水产养殖行业树立绿色发展的标杆。
     后续阶段:对于现有的水产养殖场,可能会设定一定的整改期限。在整改期间,养殖场需要逐步完善尾水治理设施,使其达到标准要求。政府部门可能会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例如组织相关专家为养殖户提供养殖尾水治理方案的制定建议,推广先进的尾水治理技术和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提高整个水产养殖行业尾水排放的达标率,实现从部分达标到全面达标的转变。
   预期效果
     在短期内(2025 2030年左右),预计将看到新建养殖场按照标准规范运行,其尾水排放质量明显优于传统养殖场。同时,部分有条件的现有养殖场通过整改实现尾水污染物减排,局部水域的水质开始有所改善,如一些小型湖泊或封闭性水域周边的水产养殖密集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得到初步缓解。
     从长期来看(2030年以后),随着绝大多数养殖场达到标准要求,湖北省水产养殖尾水对环境的压力将大大减轻。全省的湖泊、河流等水域生态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渔业生产将实现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与生态环境之间将达到良性互动的状态,在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保障了渔业产业的稳定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6 03:52 , Processed in 0.06137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