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海军某驱逐舰支队开展多科目实战化训练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1-18 06: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军某驱逐舰支队开展多科目实战化训练具有诸多重要意义和丰富的内涵:

一、训练科目的多样性
1. 防空作战训练
   目标探测与跟踪
     利用舰载雷达系统,如相控阵雷达等先进设备,对不同高度、速度和方向的模拟敌机目标进行搜索和精确跟踪。相控阵雷达能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迅速发现远距离的空中目标,为防空作战提供准确的目标信息。
     训练舰员对雷达数据的分析解读能力,判断目标的威胁程度,区分敌机类型(如战斗机、轰炸机、无人机等)及其可能的攻击意图。
   防空武器系统操作
     熟练掌握舰载防空导弹系统,例如海红旗 9防空导弹系统的操作流程。包括导弹的发射准备、制导模式设定、目标分配等环节。在训练中模拟实战条件下的多目标来袭场景,进行防空导弹的快速发射演练,检验导弹的命中率和系统的反应速度。
     操作近程防空武器系统,像海红旗 10近程防空导弹和730/1130近防炮系统。近程防空武器主要用于拦截突破外层防空网的敌机或来袭导弹,舰员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目标捕获、瞄准和射击,形成多层防空火力网。
2. 反潜作战训练
   搜潜作业
     使用舰载声呐系统,包括舰壳声呐和拖曳线列阵声呐进行水下目标搜索。舰壳声呐适合探测近距离的水下目标,而拖曳线列阵声呐则能够在更远的距离上发现潜艇。舰员需要根据不同的海洋环境条件(如水温、海流、海底地形等),调整声呐的工作参数,提高搜潜效率。
     协同直升机进行搜潜,舰载直升机搭载吊放声呐和磁探仪等设备,在驱逐舰周围的广阔海域进行搜索。直升机与驱逐舰之间保持密切的通信联系,实时共享搜潜信息,实现海空一体化搜潜模式。
   攻潜行动
     当发现敌方潜艇目标后,制定攻潜方案。如果是使用反潜导弹,要准确计算目标的位置、运动轨迹和导弹的发射参数,确保反潜导弹能够准确命中潜艇。
     对于反潜鱼雷的使用,要掌握鱼雷的发射时机、发射深度和航行模式设定等技术要点。在训练中,模拟潜艇的规避动作,提高舰员对潜艇攻击的成功率。
3. 反舰作战训练
   目标识别与定位
     利用舰载对海搜索雷达、光电探测系统等多种手段,识别和定位海上目标。对海搜索雷达能够在远距离上发现敌方舰艇目标,光电探测系统则在近距离或者复杂电磁干扰情况下提供高分辨率的目标图像,辅助识别目标的类型(如驱逐舰、护卫舰、巡洋舰等)、大小和装备情况。
     通过数据链与友军舰艇、预警机等平台共享目标信息,提高目标定位的精度和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反舰武器运用
     熟练操作舰载反舰导弹系统,如鹰击 18反舰导弹。舰员需要掌握导弹的发射前准备工作,包括目标装订、导弹参数设定、发射平台姿态调整等。在训练中,模拟不同距离、不同方位的敌方舰艇编队,进行反舰导弹的超视距攻击演练,检验导弹的突防能力和毁伤效果。
     同时,也会进行舰炮反舰作战训练,提高舰炮在中近距离对敌方舰艇的打击能力,特别是在电子干扰或导弹耗尽的情况下,舰炮可以作为有效的反舰手段。

4. 电子战训练
   电子侦察与反侦察
     运用舰载电子侦察设备,对周边海域的电磁信号进行监测和分析。识别敌方的雷达、通信等电子设备的信号特征,包括频率、调制方式、功率等参数,判断敌方的电子设备类型、部署位置和作战意图。
     同时,采取措施防止己方电子设备被敌方侦察,如控制电子设备的辐射时间、采用低截获概率技术、进行电磁信号伪装等,提高舰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隐蔽性。
   电子干扰与反干扰
     操作舰载电子干扰系统,对敌方的雷达和通信系统实施干扰。电子干扰方式包括有源干扰(如发射干扰信号)和无源干扰(如释放箔条、红外诱饵等)。在训练中,模拟敌方的电子对抗手段,提高己方电子干扰系统的效能,同时也要训练在遭受敌方电子干扰时,保持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能力,通过频率捷变、抗干扰算法等技术手段,实现反干扰作战。

二、实战化训练的意义
1. 提升作战能力
   提高舰员素质
     通过多科目实战化训练,舰员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武器装备的操作技能,从刚入伍的新兵成长为经验丰富的战斗员。例如,在防空作战训练中,防空部门的舰员经过多次模拟实战条件下的导弹发射操作,其反应速度、操作准确性和对复杂情况的应对能力都得到极大提升。
     实战化训练还能培养舰员的战斗意志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反潜作战中,声呐兵、直升机飞行员、鱼雷兵等不同岗位的舰员需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这种团队协作能力只有在实战化训练的高强度、高压力环境下才能得到有效锻炼。
   增强舰艇整体作战效能
     驱逐舰作为海军作战的重要平台,其各个作战系统(如防空、反潜、反舰、电子战等系统)需要协同工作才能发挥最大的作战效能。实战化训练能够检验和优化各系统之间的配合关系,例如在反舰作战中,当使用反舰导弹攻击敌方舰艇时,需要电子战系统提供电磁掩护,防空系统防止敌方空中反击,各系统相互配合,提高整个舰艇编队的反舰作战能力。
2. 适应现代战争需求
   应对复杂电磁环境
     现代战争的战场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各种电子设备的大量使用导致电磁信号密集交织。通过电子战科目的实战化训练,驱逐舰支队能够适应这种复杂的电磁环境,提高在电磁干扰下的作战能力。例如,在电子干扰与反干扰训练中,舰员学会如何在敌方强大的电磁干扰下,保持己方通信畅通、雷达正常工作以及武器系统的稳定运行。
   应对多威胁作战场景
     在现代海战中,舰艇面临着来自空中、水面、水下等多方面的威胁。多科目实战化训练使驱逐舰支队具备应对多种威胁的能力。如在实际作战中,一艘驱逐舰可能同时面临敌方空中战机的空袭、水下潜艇的攻击和水面舰艇的反舰导弹威胁,实战化训练后的驱逐舰支队能够有条不紊地组织防空、反潜和反舰作战,有效应对多威胁作战场景。
3. 促进作战理论和战术创新
   基于实战数据的理论完善
     在实战化训练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作战数据,如武器命中率、作战反应时间、不同战术下的作战效果等。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完善海军作战理论,例如通过分析反潜作战训练中的数据,总结出更有效的搜潜、攻潜战术,对传统的反潜作战理论进行补充和修正。
     实战化训练也为新战术的探索提供了平台。驱逐舰支队可以尝试不同的编队作战战术、武器使用组合战术等,在训练中检验新战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如探索驱逐舰与护卫舰、潜艇、舰载机协同作战的新战术模式,提高海军的整体作战能力。

4. 增强海军战略威慑力
   展示实力
     当海军某驱逐舰支队开展多科目实战化训练并取得良好成果时,这向国内外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强大实力。这种实力展示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让其他国家认识到中国海军具备应对各种海上威胁的能力。
     在地区安全事务中,强大的驱逐舰支队通过实战化训练所表现出的作战能力,能够对潜在的对手形成战略威慑,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例如,在南海、东海等海域,中国海军驱逐舰支队的实战化训练成果能够有效遏制一些国家的挑衅行为,保障我国的海洋权益。
W02025011761359974324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4 11:07 , Processed in 0.05547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