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台胞是王心心。
南音艺术与王心心的传承
南音的独特价值
南音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之一,发源于福建泉州,它保留着汉代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演唱形式,有着浓郁的中原古乐遗风。南音用泉州方言演唱,以琵琶、洞箫等乐器演奏,曲调优美,旋律典雅。
王心心的传承贡献
技艺传承
王心心出生于台湾,自幼学习南音。她在南音的演唱、演奏技巧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她的演唱风格细腻、婉转,能精准地把握南音中各种曲牌的特色。例如在演唱南音传统曲目时,她通过独特的润腔和咬字,将南音古朴典雅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传播推广
在台湾,王心心积极开展南音教学活动,培养了许多南音爱好者和年轻的传承人。她还将南音带到国际舞台上,到世界各地进行演出和文化交流。通过她的努力,南音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被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所知晓,让更多人领略到南音所蕴含的独特文化魅力,也让在台湾的民众通过南音这一文化纽带,加深了对故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解乡愁。
创新发展
王心心在传承南音传统的基础上,也进行了一些创新尝试。她将南音与现代舞台艺术相结合,在表演形式、编曲等方面进行了适度的创新。比如在舞台布置上采用现代的灯光效果来营造出与南音意境相契合的氛围,在编曲时融入一些现代音乐元素,让南音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更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