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清远近年来以文明家风建设为抓手,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通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家风培育载体、强化典型示范引领等方式,让好家风润泽千家万户,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以下是清远经验的核心亮点:
深耕传统文化,激活家风基因
挖掘本土资源
依托清远客家文化、广府文化、瑶族文化等多元文化底蕴,整理《清远家训百则》,修复宗祠家风馆56处,将连山"孝德文化"、英德"客家祖训"等非遗传承与现代文明结合。
创新传播形式
创作家风主题采茶戏《家·圆》、瑶族歌舞剧《长鼓传家》,开发"家风研学路线",将清远洲心烧猪、瑶绣等民俗技艺传承融入家风教育。
构建"三级载体"培育体系
城市社区"家风银行"
在清城区试点积分制管理,居民通过参与亲子阅读、敬老服务等积累"家风积分",可兑换社区服务或生活用品,累计参与家庭超2万户。
乡镇"家风调解室"
佛冈县组建由乡贤、退休教师等组成的家风调解队,2023年成功化解家庭邻里矛盾380余起,相关经验入选全省"枫桥式工作法"。
村级"家风茶话会"
在连南瑶寨等地区,利用晚间围炉茶叙形式,组织"祖辈讲古""能人传经"等活动,让家风传承融入日常生活。
典型示范辐射全域
"星级文明户"动态管理
实行"季度评星、年度授牌"机制,全市累计评选各级文明家庭2万户,对获评家庭给予创业贷款优先等政策倾斜。
新媒体矩阵传播
打造"清远好家风"抖音号,推出《爷爷的族谱》等微纪录片,单条最高播放量达500万+;开展"家风直播节"带动农产品销售。
家风建设转化治理效能
推动移风易俗
针对农村高额彩礼问题,阳山县组建"红娘理事会",将家风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彩礼平均下降60%。
助力产业发展
连州市开展"家风+民宿"评选,带动300余家农户改造庭院发展乡村旅游,2023年相关产业增收超亿元。
清远实践表明,家风建设需立足地域文化特色,通过制度设计将抽象价值转化为具体实践。目前正探索"家风信用贷"等创新举措,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精神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