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证监会主席吴清:奋力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相关情况的多方面解读:
一、政策背景与目标
1. 服务国家战略大局
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资本市场被赋予了重要使命。例如,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资本市场需要为众多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通过引导资本流向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国家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
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资本市场可以发挥资源配置功能,鼓励绿色产业发展。推动企业进行绿色转型,支持绿色能源、环保技术等相关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绿色债券,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2. 构建新发展格局
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资本市场要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一方面,通过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企业的融资需求,尤其是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国内产业链的完善和稳定。
在国际循环方面,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参与中国市场,同时也鼓励中国企业到国际市场融资和投资,提升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二、具体举措
1.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注册制改革
注册制是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工程。全面实行注册制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包容性,让更多创新型、成长型企业能够更便捷地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例如,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以来,已经吸引了众多硬科技企业上市,如中芯国际等半导体企业,为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大量资金,推动了产业技术创新和升级。
在注册制下,更加注重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监管部门加强对发行人信息披露的监管,投资者根据企业披露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这有助于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规范公司治理结构。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如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加强监事会职能等,防范内部人控制等问题。
推动上市公司进行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例如,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淘汰落后产能,进入新兴产业领域。如一些传统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企业,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和升级转型。
2. 防范资本市场风险
加强市场监管执法
加大对证券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包括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财务造假等行为。通过提高违法成本,如加大罚款金额、增加违法者的刑事处罚风险等,形成有效威慑。例如,对康得新财务造假案的处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维护了市场的公平公正。
完善监管协同机制,加强证监会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如银保监会、人民银行等)以及司法机关(如公安、法院等)的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
防范系统性风险
关注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等因素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例如,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密切关注上市公司业绩下滑可能带来的市场风险,提前采取措施,如引导企业合理调整经营策略、鼓励金融机构对优质企业进行适度支持等。
加强对金融创新产品(如股指期货、期权等衍生品)的风险管控。在发挥衍生品风险管理功能的同时,防止其过度投机带来的风险,通过合理设置保证金比例、持仓限额等制度,确保衍生品市场的稳定运行。
3. 推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吸引外资流入
进一步扩大外资机构在华业务范围,如允许外资控股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这不仅为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投资理念,也增加了市场的资金供给。例如,摩根大通、高盛等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在中国市场的业务不断拓展,提升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优化沪深港通、债券通等跨境投资机制,提高外资投资的便利性和效率。近年来,沪深港通的交易额度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通过这一渠道投资中国内地股票市场,促进了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互联互通。
支持企业跨境融资与投资
鼓励中国企业到境外发行股票、债券等融资工具,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例如,一些大型企业到香港、美国等地上市融资,获取国际资本支持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投资,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品牌和资源。例如,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汽车,通过整合沃尔沃的技术和品牌资源,提升了吉利汽车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开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政策引导、改革深化、风险防范、对外开放等多方面协同推进,以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