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作为“双亚冬之城”,其年味烟火有着独特的魅力。
一、冰雪与年味的融合
1. 冰雪景观中的年俗元素
在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每年春节前后,冰雕作品除了展现宏大的建筑和奇幻的造型外,还融入了大量的年俗元素。巨大的冰灯组雕中会出现生肖动物的形象,这些冰雕生肖栩栩如生,在彩灯的映照下五彩斑斓。例如,冰雕的龙形象蜿蜒盘旋,象征着龙年的祥瑞,游客们纷纷在其面前合影留念,感受着浓浓的年味与冰雪艺术的完美结合。
兆麟公园的冰灯游园会也别具特色。这里的冰灯与传统的春节元素如红灯笼相互映衬。一串串红灯笼挂在冰灯之间,红色的暖光与冰的冷蓝形成鲜明对比,给寒冷的冬季增添了温馨喜庆的氛围。冰滑梯周围装饰着剪纸图案的冰雕,剪纸内容多为福字、连年有余等,孩子们在冰滑梯上玩耍,欢笑声回荡在充满年味的冰雪世界里。
2. 冰雪运动里的新春活力
亚冬会的举办让哈尔滨的冰雪运动成为年味的一部分。松花江上的冰雪游乐场,春节期间热闹非凡。人们在江上的冰面上玩着冰尜(陀螺),熟练地挥动着鞭子,让冰尜在冰面上高速旋转,周围的观众不时发出喝彩声。还有狗拉雪橇活动,可爱的雪橇犬拉着雪橇在冰面上奔跑,游客坐在雪橇上,仿佛置身于东北传统的冰雪运输场景中,体验着不一样的年味之旅。
滑雪场也是新春的热门去处。无论是专业的滑雪爱好者还是初学者,都汇聚在哈尔滨周边的各大滑雪场,如亚布力滑雪场。新春佳节,滑雪场里红旗飘扬,人们身着鲜艳的滑雪服在雪道上飞驰而下。滑雪场内还会举办一些迎春的滑雪比赛,获胜者会得到具有东北特色的奖品,如手工刺绣的红肚兜、带有冰雪图案的精美剪纸等,将冰雪运动与传统年味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二、传统美食中的年味烟火
1. 餐桌上的年味主角
哈尔滨的年夜饭桌上,红肠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哈尔滨红肠以其独特的风味闻名,它具有浓郁的蒜香和醇厚的肉香。红肠的外皮色泽红亮,内部肥瘦相间,切片摆盘后,红色的肠片就像一片片喜庆的花瓣。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红肠,聊着家常,浓浓的年味在舌尖散开。
锅包肉也是年饭中的重要角色。这道菜色泽金黄,外酥里嫩。将猪里脊肉切片腌制后,裹上面糊炸至金黄,再用糖醋汁勾芡。吃起来酸甜可口,每一口咬下去都能听到酥脆的声响,象征着生活的红火和热闹。在春节期间,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招待来访的亲朋好友,锅包肉都是备受欢迎的佳肴。
2. 街头小吃的年味风情
春节前后的哈尔滨街头,冰糖葫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与其他地方不同,哈尔滨的冰糖葫芦种类丰富多样。除了常见的山楂冰糖葫芦外,还有用冻梨、柿子等制作的冰糖葫芦。冻梨冰糖葫芦咬下去,先是冰糖的脆甜,接着是冻梨冰爽的口感,别有一番风味。这些冰糖葫芦在街头小贩的手推车中排列得整整齐齐,红色的山楂、黑色的冻梨被晶莹剔透的冰糖包裹着,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
烤红薯也是街头散发年味的小吃。哈尔滨的烤红薯在寒冷的冬季格外诱人。红薯在烤炉里烤得外皮焦香,内里软糯香甜。卖烤红薯的摊主通常会把烤红薯放在一个大铁桶改装的烤炉里,用炭火慢慢烤制。路人闻到烤红薯的香气,往往会忍不住买上一个,捧在手里,边吃边感受着春节街头的热闹氛围。
三、民俗文化活动中的年味
1. 秧歌与舞龙舞狮
春节期间,哈尔滨的大街小巷都会有秧歌队的身影。秧歌队员们身着色彩鲜艳的服装,手持彩绸和扇子,踩着欢快的鼓点扭起来。他们的动作富有节奏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一些广场和社区,还会有舞龙舞狮表演。舞龙者们熟练地舞动着长龙,长龙在空中翻腾盘旋,仿佛在云端游动。舞狮者则模仿狮子的各种动作,跳跃、翻滚,时而威武,时而憨态可掬。周围观看的群众会不时地给表演队伍送上红包,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
2. 东北二人转与传统庙会
在哈尔滨的一些剧院和乡村舞台,东北二人转表演是春节期间的热门节目。二人转演员们以幽默风趣的语言、独特的唱腔和精彩的表演技巧,讲述着一个个充满东北地域特色的故事。他们的表演中常常融入一些新年祝福的话语,逗得观众哈哈大笑。同时,哈尔滨的传统庙会也是年味浓郁的地方。庙会里有各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展示和售卖,如精美的桦树皮工艺品、栩栩如生的面人等。还有民间艺人表演杂技、魔术等节目,人们穿梭在庙会的各个摊位之间,品尝小吃,观看表演,感受着传统民俗文化带来的年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