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春主题

活力满、消费旺 春节消费市场刮起“非遗风”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春节消费市场中“非遗风”的表现形式

1. 非遗美食的热卖
   在春节期间,许多地方的传统非遗美食成为消费热点。例如,北京的稻香村糕点,其制作技艺传承多年,一些带有传统吉祥图案、寓意美好的糕点如枣泥酥、自来红等在春节期间销量大增。这些糕点不仅是美味的食品,更承载着老北京的文化记忆。
   又如四川的灯影牛肉丝,制作工艺复杂,牛肉片薄如纸,透过牛肉片能看到后面的光影,这种独特的非遗美食在春节期间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无论是作为家庭聚餐的菜品还是走亲访友的礼品都很受欢迎。
2. 非遗手工艺品的走俏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视装饰和氛围营造的节日,非遗手工艺品在这一时期大放异彩。像剪纸艺术,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剪纸作品。在春节前夕,剪纸艺人创作的各种以生肖、福字、吉祥花卉为主题的剪纸作品在市场上十分畅销。这些剪纸可以贴在窗户上,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还有苏州的刺绣手工艺品,苏绣以其针法细腻、色彩淡雅而闻名。春节期间,绣有传统图案如牡丹、鸳鸯等象征富贵和美满的苏绣作品,无论是手帕、丝巾还是屏风等形式,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很多人购买苏绣制品用于家居装饰或者作为高档礼品赠送。
3. 非遗表演带动文旅消费
   一些地方的非遗表演成为春节旅游的重要吸引力。例如,山东的潍坊风筝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春节期间,潍坊举办风筝节等活动。除了展示精美的风筝制作成果外,还有放风筝表演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游客们在观看表演的同时,还会购买风筝作为纪念品,带动了当地的旅游消费。
   云南的彝族火把节相关表演(彝族火把节习俗为国家级非遗)在春节期间也会进行特色展示。这种充满民族风情的表演,包括彝族的歌舞、祭祀仪式等内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云南旅游体验,同时也拉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4. 非遗服饰的流行
   传统的少数民族服饰制作技艺也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苗族的银饰制作技艺和服饰刺绣工艺。春节期间,一些具有苗族特色的服饰和银饰受到时尚人士的喜爱。苗族服饰上精美的刺绣图案和华丽的银饰搭配,在节日期间的民族文化活动或特色旅游景点中成为独特的风景。
   此外,汉服在春节也掀起热潮,汉服的制作工艺中蕴含着许多传统的裁剪、印染等非遗技艺。许多年轻人在春节期间穿着汉服出游、参加传统民俗活动,一些汉服商家还推出了春节特别款,以应景的红色为主色调,绣有吉祥图案,在满足消费者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刺激了消费。

二、“非遗风”兴起的原因

1. 文化认同感增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非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代表着各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里,人们更愿意通过消费非遗产品和体验非遗项目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例如,许多在外地工作的人回到家乡后,会购买家乡的非遗特产,如福建的铁观音茶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遗,福建籍的游子在春节期间往往会购买铁观音茶,一方面是对家乡味道的怀念,另一方面也是对家乡文化的认同和传播。
2. 消费升级的需求
   当今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已经从单纯的物质满足向精神文化满足转变。非遗产品往往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精湛的工艺和较高的艺术价值,正好满足了消费者对于高品质、个性化、文化性消费产品的需求。
   比如,手工制作的非遗陶瓷制品,相比于普通的工业化陶瓷产品,其独特的造型、精美的绘画以及手工制作的温度感,更能吸引追求品质生活和文化品味的消费者,尽管价格可能更高,但仍然有不少人愿意购买。
3. 节日氛围的烘托
   春节本身就有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非遗与春节的民俗文化紧密相连。例如,春节有贴春联、挂灯笼等习俗,而一些地方的传统灯笼制作技艺是非遗项目。这些富有传统特色的非遗产品能够更好地烘托出春节的喜庆氛围,所以在春节期间特别受欢迎。
   又如,传统的舞龙舞狮表演是非遗项目的重要内容,春节期间的舞龙舞狮活动不仅是一种娱乐表演,更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同时也带动了相关道具如龙头、狮头制作等非遗产品的消费。
4. 旅游发展的带动
   春节是旅游旺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春节期间外出旅游。许多地方将非遗项目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推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希望体验当地的特色文化,非遗表演、手工艺品制作体验等成为热门的旅游项目。
   例如,游客到江西景德镇旅游时,会参观陶瓷制作工坊,体验陶瓷拉坯、绘画等非遗制作过程,并购买陶瓷制品。这种旅游与非遗的结合,既促进了非遗的传承和传播,也推动了当地旅游消费的增长。

三、“非遗风”对春节消费市场和非遗传承的意义

1. 对春节消费市场的意义
   丰富市场产品种类:非遗产品和项目的融入,为春节消费市场增添了丰富多样的选择。除了传统的年货如糖果、烟酒等,非遗美食、手工艺品等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具有文化特色的商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拉动消费增长:非遗风在春节消费市场的刮起,直接刺激了消费。无论是非遗手工艺品的销售、非遗表演的门票收入,还是非遗美食的购买等,都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活力。例如,据统计,某旅游景区在春节期间举办非遗文化节,带动当地消费额增长了20%以上。
   提升消费品质:非遗产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湛工艺提升了消费的品质。消费者在购买和体验非遗产品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文化消费不同于单纯的物质消费,使春节消费更加有深度和内涵。
2. 对非遗传承的意义
   拓宽传承渠道:春节消费市场为非遗传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通过市场销售和消费体验,非遗产品和项目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人群,包括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消费者。例如,年轻消费者可能通过购买非遗文创产品而对非遗产生兴趣,进而深入了解非遗的传承历史和技艺。
   增强传承动力:非遗在春节消费市场中的经济价值得到体现,这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经济收益,从而增强了他们传承非遗的动力。当非遗产品能够在市场上畅销,传承人就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非遗技艺的研究、创新和传承人才的培养上。
   促进传承创新:为了适应春节消费市场的需求,非遗也需要不断创新。例如,非遗手工艺品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可以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开发出更多符合现代消费者审美和使用需求的产品。这种传承中的创新有助于非遗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春主题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7 12:14 , Processed in 0.06274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