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侃股提出“科技股的投资价值不能只看业绩”这一观点有其合理性,以下是多方面的解释:
一、科技股特性方面
1. 高成长性潜力
许多科技公司处于新兴行业,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这些公司在发展初期可能业绩平平甚至亏损,但它们拥有巨大的成长潜力。
例如,早期的特斯拉在汽车电动化转型初期,面临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和产能建设,多年处于亏损状态。然而,其代表着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如果只看当时的业绩而忽视其在电动汽车技术、电池技术创新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布局,就会错过其后续股价大幅上涨的投资机会。
2. 技术创新的颠覆性
科技股的价值往往与技术创新紧密相连。一项新的技术突破可能会彻底改变公司的发展轨迹和市场竞争力。
比如,英伟达在图形处理单元(GPU)技术上的不断创新。最初,GPU主要用于游戏领域的图形渲染。但英伟达持续投入研发,使得GPU在人工智能计算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性能优势。尽管在转型和技术研发投入期间,其财务报表上的业绩波动较大,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技术创新赋予了英伟达在新兴的人工智能计算市场的巨大竞争优势,推动其股价不断攀升。
二、市场预期与估值方面
1. 前瞻性市场预期
科技股的股价更多地反映了市场对其未来的预期。投资者往往基于对公司未来产品推出、市场份额扩张、技术突破等预期来买卖股票。
例如,苹果公司在发布新款iPhone之前,市场就会对其新功能、销量等进行预期。即使在新iPhone尚未产生实际销售业绩之前,基于对其品牌影响力、创新能力(如面部识别技术、新的摄像头技术等)的预期,苹果的股价就可能已经开始波动。如果只根据过往业绩来评估苹果公司在新iPhone发布周期内的投资价值,就无法准确把握股价的走势。
2. 独特的估值体系
与传统行业不同,科技股的估值不能单纯依赖于市盈率(PE)等传统指标。由于科技股的高成长性和不确定性,市销率(PS)、企业价值与研发投入比(EV/R&D)等指标在评估其价值时也非常重要。
例如,一些处于研发密集期的生物科技公司,可能没有盈利,市盈率无法计算。但通过分析其市销率(如果有一定的销售收入)以及研发管线中的创新药物进展情况,就可以对其投资价值有一定的判断。如果只看业绩,这些公司可能会被完全排除在投资视野之外,但实际上它们可能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潜力。
三、行业竞争与战略布局方面
1. 竞争格局下的战略投入
在科技行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和技术领先地位,公司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战略投入。这种投入可能在短期内影响业绩,但从长远来看是为了构建竞争壁垒。
例如,亚马逊在云计算业务(AWS)发展初期,大量投入资金建设数据中心、招募技术人才、拓展全球市场。这些投入使得AWS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亚马逊的整体业绩造成压力,但却让亚马逊在云计算领域建立了巨大的先发优势,成为全球云计算市场的领导者。如果只看当时亚马逊的业绩表现,就很难理解其在云计算业务上的战略布局意义和投资价值。
2. 生态系统构建的价值
科技公司往往通过构建生态系统来提升自身的价值。这个过程可能需要长期的资源投入,并且在短期内难以体现在业绩上。
以小米为例,小米不仅生产智能手机,还构建了包括智能家居、物联网设备、软件服务等在内的庞大生态系统。在构建生态系统的初期,小米需要在各个相关领域进行投资、合作和研发,这些投入会影响公司的短期利润。但随着生态系统的逐步完善,各个产品和服务之间的协同效应不断增强,用户粘性提高,为公司带来了更广泛的收入来源和更高的品牌价值,从长期看提升了公司的投资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