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是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易发期,市场监管部门通常会采取多种措施全力保障重点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举措:
一、提前部署与规划
1. 制定专项检查计划
根据岁末年初的特点,如节假日密集、生产经营活动高峰等,制定涵盖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重点特种设备的专项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的范围、重点内容、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等。
2. 组织动员与培训
召开专门会议,对市场监管系统内部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动员和工作部署,提高对岁末年初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开展针对特种设备安全检查要点、新法规标准、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培训,提升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确保检查工作的有效性。
二、全面排查与整治
1. 企业自查自纠
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全面的自查自纠工作。要求使用单位按照相关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定期检验、人员持证、安全管理制度、设备运行状况等进行逐一排查。例如,使用单位要检查电梯的维保记录是否完整、安全装置是否正常运行;锅炉的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是否在有效期内且正常工作等。
使用单位需将自查情况及时上报市场监管部门,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
2. 监管部门重点检查
现场检查
对重点区域(如商场、医院、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场所)、重点行业(如化工、供暖等涉及公共安全和民生保障的行业)的特种设备进行重点检查。检查人员深入现场,对特种设备的本体、安全附件、保护装置等进行细致检查。例如,检查游乐设施的安全带、防护栏等是否牢固可靠;起重机械的限位装置、钢丝绳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资料审查
审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设备台账、人员培训记录等资料。查看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并有效执行,应急预案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设备台账是否完整准确,人员是否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等。
隐患整改与跟踪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依法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责令使用单位限期整改。对于重大安全隐患,要实行挂牌督办,确保隐患得到彻底整改。整改期限届满后,及时进行复查,形成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
三、强化技术支撑与应急管理
1. 技术检验检测
充分发挥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检验检测机构加大对重点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力度,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采用先进的检验检测技术和设备,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准确评估。例如,对锅炉进行内部检验时,利用无损检测技术检查受压部件是否存在缺陷;对压力管道进行定期检验,检测壁厚减薄、腐蚀等情况。
及时将检验检测结果反馈给市场监管部门和使用单位,为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提供科学依据。
2. 应急管理与演练
督促使用单位完善特种设备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响应程序、救援措施等内容。要求使用单位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如电梯的应急救援工具包、游乐设施的急救药品等。
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应急演练,演练形式包括实战演练和桌面演练等。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提高使用单位和相关部门应对特种设备突发事故的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和处置,减少事故损失。
四、加强宣传与社会监督
1. 安全宣传教育
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如媒体报道、社区宣传、企业培训等)普及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向公众宣传电梯安全乘坐常识、游乐设施安全注意事项、气瓶使用安全要求等内容,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其安全责任意识,促使其自觉遵守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和标准。
2. 社会监督机制
设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广大群众对特种设备安全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等举报渠道,对接到的举报信息及时进行核实和处理。
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监督和自律作用,引导特种设备行业健康发展,共同维护岁末年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