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工信部:圆满完成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式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前天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工信部在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式的相关工作中发挥重要保障等作用,例如在通信网络保障方面:

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优化
1. 基站建设与扩容
   在亚冬会开幕式举办场地及周边区域,工信部组织相关通信企业提前规划并新建了一批基站。这些基站的布局经过精心设计,充分考虑了场地的地理环境、人员流动的预期方向等因素。
   对现有的基站进行扩容,增加了基站的载频数量,以满足开幕式期间大量观众、运动员、工作人员以及媒体人员等对通信容量的需求。例如,对于一些可能出现人员高密度聚集的区域,如开幕式场馆的观众席、运动员休息区、媒体工作区等,针对性地提升基站容量,确保在这些区域的用户能够顺利进行通话、上网等操作。
2. 网络优化调整
   进行了多轮网络测试和优化工作。技术人员利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对开幕式场馆及周边区域的网络信号强度、信号质量(如误码率、信噪比等指标)进行详细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对网络参数进行精细调整,包括调整天线的方向角、下倾角等,以实现最佳的信号覆盖效果。例如,针对场馆内部的建筑结构特点,调整天线方向角,使信号能够均匀覆盖到场馆内的各个角落,避免出现信号盲区。

二、通信服务保障
1. 应急通信保障
   部署了应急通信车在场馆周边待命。应急通信车配备了先进的通信设备,如卫星通信设备、应急基站设备等。在遇到突发网络故障或者通信流量突发高峰等情况时,应急通信车能够迅速投入使用,为开幕式提供紧急的通信保障。
   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通信预案,预案中明确了在不同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各部门的职责分工以及应急通信资源的调配流程等。例如,当出现基站故障时,预案详细规定了从故障发现、上报、抢修到恢复通信的各个环节的时间要求和操作步骤。
2. 服务质量监测与提升
   在开幕式期间,建立了实时的通信服务质量监测系统。通过在网络侧部署监测设备和软件,对通信网络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如通话接通率、掉话率、网络时延等。
   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可能影响用户通信体验的问题并进行处理。例如,如果发现某个区域的通话接通率下降,技术人员可以迅速排查原因,可能是由于网络拥塞或者基站设备故障引起的,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或修复,以确保通信服务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

三、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合作
1. 与场馆运营方的合作
   工信部与亚冬会开幕式场馆运营方密切配合。双方建立了定期的沟通协调机制,在网络建设和保障过程中,场馆运营方为通信基站的建设、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提供必要的场地、电力等支持。
   场馆运营方及时向工信部反馈场馆内的活动安排、人员流动变化等信息,以便工信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通信保障方案进行动态调整。例如,当场馆内临时增加了一个大型表演区域,可能会聚集更多的人员,工信部根据运营方提供的信息,及时对该区域的网络覆盖进行优化。
2. 与赛事组织方的协作
   与亚冬会赛事组织方协同工作,满足赛事组织过程中的特殊通信需求。赛事组织方可能会有一些针对运动员、裁判员、官员等的特殊通信服务要求,如为运动员提供专用的通信服务通道,以确保他们在比赛期间能够及时获取赛事相关信息。
   工信部按照赛事组织方的要求,在通信网络中进行相应的配置和优化,保障亚冬会开幕式以及整个赛事期间的通信顺畅有序,为赛事的成功举办奠定坚实的通信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11 16:26 , Processed in 0.0658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