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浙江安吉青年入乡新观察”的一些内容:
一、背景
1. 安吉的乡村吸引力
安吉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其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大片的竹海、茶园等特色景观为乡村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自然本底。例如,安吉的白茶产业闻名遐迩,依托优质的茶园资源,发展起了集种植、加工、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产业链。
在政策推动下,安吉的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更加便利,网络覆盖全面,水电供应稳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这使得乡村与城市在生活便利性方面的差距不断缩小,为吸引青年入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时代背景下的青年需求转变
随着社会发展,当代青年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单纯追求城市的繁华与传统的职场路径,而是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对自然和传统文化的回归。乡村宁静的生活环境、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广阔的创业空间对青年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青年在城市中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如高房价、就业压力大等问题。相比之下,乡村为青年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创业和就业环境。例如,在安吉的乡村,青年可以较低的成本租赁土地和房屋开展民宿、农家乐、手工艺品制作等创业项目。
二、青年入乡的形式
1. 创业型
特色农业创业
许多青年看到了安吉特色农产品的市场潜力,投身其中。例如,有的青年回乡后,利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改良安吉白茶的种植和加工工艺。他们建立了有机茶园,采用智能化的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系统,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同时,通过网络直播等新营销手段,将安吉白茶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打造了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茶叶品牌。
乡村旅游创业
安吉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青年们积极参与民宿、农家乐、乡村研学等项目的开发。比如,一些青年将废弃的农房改造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宿,融合了安吉的竹文化元素,从室内装饰到餐饮服务都体现竹乡特色。他们还开发了乡村研学课程,让游客体验安吉的传统农耕文化、竹编技艺等,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
2. 就业型
新兴产业就业
在安吉,随着数字经济与乡村的融合发展,一些新兴产业在乡村兴起。青年们在这些产业中找到了就业机会,如农村电商运营、乡村文旅策划等岗位。安吉的一些乡镇建立了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吸引了不少青年从事农产品电商销售、电商平台推广等工作。他们利用自己的互联网知识和技能,帮助当地农民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传统产业升级就业
安吉的传统制造业,如竹制品加工产业,正在进行转型升级。青年们带来了新的设计理念和管理模式,参与到竹制品的创新设计、高端制造和品牌营销等环节。例如,一些青年设计师将传统的竹编工艺与现代家居用品设计相结合,开发出了竹制的时尚灯具、家具等产品,提高了竹制品的附加值,推动了竹制品加工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三、青年入乡带来的影响
1. 对乡村的影响
经济发展方面
青年入乡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带来的创业项目和就业岗位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例如,民宿和农家乐的发展带动了农产品的就地销售,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同时,青年们还促进了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如农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使乡村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抗风险能力更强。
社会文化方面
青年入乡为乡村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元素。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如乡村音乐节、艺术展览等。这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提升了乡村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此外,青年们还带来了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理念,推动了乡村社会的文明进步。
2. 对青年自身的影响
实现个人价值方面
在乡村,青年们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力。他们在创业和就业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的知识、技能与乡村的资源相结合,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例如,一位青年通过自己的摄影特长,在安吉的乡村打造了一个摄影创作基地,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交流创作,同时也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他从中获得了成就感和满足感。
个人成长方面
乡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锻炼了青年的综合能力。他们在面对乡村复杂的创业和就业环境时,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如何与不同人群沟通合作。与城市相比,乡村的工作更具挑战性,这促使青年快速成长,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 面临的挑战
资金短缺
青年入乡创业往往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无论是开展特色农业项目还是乡村旅游开发,都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如土地租赁、设备购置、房屋装修等。而青年自身的资金积累有限,且在获取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时,由于缺乏抵押物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往往面临困难。
人才配套不足
虽然青年入乡带来了新的知识和技能,但在乡村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更多专业人才的支持。例如,在农业科技研发、高端旅游管理等方面,乡村本地的人才储备不足,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而且,乡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有限,难以吸引外部专业人才长期驻留。
政策落地的协同性不足
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支持青年入乡的政策,如创业补贴、税收优惠等。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政策落地协同性不足的问题。例如,创业补贴的申请程序繁琐,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导致青年在申请补贴时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2. 对策
资金支持方面
政府应加大对青年入乡创业的资金扶持力度,设立专门的青年乡村创业基金,简化贷款手续,降低贷款门槛,为青年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通过建立乡村创业投资平台,引导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关注青年入乡创业项目。
人才配套方面
加强乡村本土人才的培养,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开展定向培养计划,为乡村输送专业人才。例如,开设乡村旅游管理、农业科技等专业课程,培养适应乡村发展需求的人才。同时,改善乡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人才待遇,通过政策倾斜吸引外部高端人才到乡村工作,如提供住房补贴、子女教育优惠等。
政策协同方面
建立统一的政策协调机制,整合各部门的政策资源,简化政策申请流程。可以通过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创业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的一次性申请、一次性审核,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确保政策能够真正惠及青年入乡创业和就业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