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春主题

警惕成为电信诈骗“工具人” 警方提醒这些诈骗套路→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昨天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信诈骗套路以及如何警惕成为“工具人”:

一、常见电信诈骗套路
1. 兼职类诈骗
    套路
        诈骗分子会在网络平台发布一些看似轻松、报酬丰厚的兼职信息,如“刷单刷信誉”“点赞返利”等。他们通常打着“足不出户、日赚千元”的幌子吸引求职者。
        以“刷单刷信誉”为例,最初会让求职者做一些小额的刷单任务,并很快返还本金和佣金,获取求职者的信任。之后,便会以“任务升级”“系统故障”等理由,要求求职者进行大额刷单,一旦求职者完成支付,诈骗分子就会消失不见,导致求职者血本无归。
    防范要点
        要牢记任何需要先行垫付资金的兼职都极有可能是诈骗。正规的兼职工作不会要求求职者提前支付大量金钱。
        对于那些过于轻松且报酬过高的兼职要保持高度警惕,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2. 网络贷款诈骗
    套路
        诈骗者会在各种平台上发布虚假的贷款广告,宣称“无抵押、低门槛、快速放款”等。
        当受害者联系他们时,会以“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账户费”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者先转账。一旦受害者转账,他们就会切断联系,贷款也不会发放。有些诈骗分子还会获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进一步实施其他诈骗行为。
    防范要点
        如需贷款,一定要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如银行等。
        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那些小广告中的贷款信息,正规贷款不会在放款前收取各种费用。
3. 冒充公检法诈骗
    套路
        诈骗分子会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执法机关工作人员给受害者打电话,声称受害者涉嫌洗钱、诈骗等严重犯罪活动。
        他们会伪造相关的法律文书和证件,通过电话或视频向受害者展示,使受害者产生恐慌心理。然后要求受害者将资金转移到所谓的“安全账户”进行“资金清查”,一旦受害者转账,资金就会被迅速转走。
    防范要点
        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更不会要求公民将钱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如果接到此类电话,一定要保持冷静,可以拨打当地公检法机关的官方电话进行核实。
4. 投资理财诈骗
    套路
        诈骗分子会建立虚假的投资理财平台,这些平台看起来正规,有各种看似专业的投资项目和数据。
        他们通过拉人进群,群里有很多“托”,经常发送虚假的盈利截图,诱导受害者投入资金。开始时,可能会让受害者获得一些小额收益,进一步诱导其加大投资,最后卷款消失。
    防范要点
        投资理财要选择正规的平台,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推荐的投资渠道。
        如果对投资项目不了解,不要盲目跟风投资。对于那些承诺超高回报率的投资项目,几乎都是骗局。

二、如何警惕成为“工具人”
1. 保护个人信息
    不随意在不可信的网站、APP上填写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妥善处理包含个人信息的文件、票据等,防止信息泄露。例如,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要及时涂抹掉再丢弃。
2. 提高法律意识
    了解电信诈骗相关的法律法规,知道参与电信诈骗或成为诈骗“工具人”可能面临的严重法律后果。
    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即使是一些看似小的违规行为,如出借银行卡、手机号用于所谓的“注册任务”等,都可能被诈骗分子利用,从而卷入诈骗案件。
3. 增强社交风险意识
    在社交网络中,谨慎交友,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和请求。有些诈骗分子会先与目标建立朋友关系,然后逐步诱导其参与到诈骗相关的活动中。
    对于他人提出的可疑的赚钱途径或者帮忙请求,要敢于说“不”。如果发现身边有人可能从事电信诈骗活动,应及时向警方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春主题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11 09:00 , Processed in 0.05191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