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救援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四川筠连山体滑坡救援过程中,存在二次垮塌风险是极为严峻的挑战。二次垮塌可能会使救援人员面临生命危险,还会破坏已有的救援成果,例如掩埋救援设备、中断救援通道等。
这种风险通常与山体的地质结构不稳定有关。可能在初次滑坡后,山体内部的应力并未完全释放,岩土体仍然处于松散、不稳定的状态,受到余震、降雨或者救援作业产生的震动等因素影响,就很容易再次发生垮塌。
2. 救援持续进行的应对措施
监测预警方面
救援队伍肯定会安排专业的地质监测人员,使用如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对山体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监测山体的位移、变形等数据,分析山体的稳定性,以便在发现有二次垮塌迹象时,能够及时发出预警。
也可能会利用一些自动化的监测设备,如安装在山体上的倾斜仪、裂缝计等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将数据实时传输到监测中心,提高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救援作业方面
救援人员在作业时会采取更加谨慎的策略。例如,尽量减少大型机械设备的震动作业,避免使用爆破等可能加剧山体不稳定的方法。如果必须使用大型设备,可能会对设备进行改造或者采用特殊的操作方式,以降低震动幅度。
救援队伍会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在二次垮塌发生时救援人员的撤离路线和紧急避险措施。同时,会在救援现场设置多个安全观察哨,对山体情况进行全方位观察,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救援人员撤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