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合成部队实战演训场》是对合成部队实战化训练场景的深入呈现与聚焦。
一、合成部队的概念与特点
1. 多兵种融合
合成部队是将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工兵、通信兵等多兵种整合在一起的作战力量。例如在一场山地进攻演练中,步兵负责前沿突击,装甲兵的坦克和步战车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和突击能力,炮兵根据前方传来的目标信息实施远距离炮火打击,防空兵则负责防范空中威胁,保障部队空域安全。
2. 作战效能协同放大
各兵种通过信息共享、战术协同,使整体作战效能远超各兵种单独作战效能之和。比如在城市作战演训中,工兵提前排除障碍开辟通路,通信兵保障指挥通信顺畅,步兵在装甲兵掩护下进入街区清剿残敌,各兵种密切配合能够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下高效完成作战任务。
二、演训场的实战化设置
1. 贴近真实战场环境
地形地貌多样化
演训场包括山地、丛林、沙漠、城市废墟等多种地形。像在山地演训区域,设置了悬崖峭壁、深谷沟壑等复杂地形,部队需要克服海拔落差大、道路崎岖等困难。在丛林演训区,茂密的植被影响行军速度和视野,还要应对沼泽、溪流等障碍,这与真实的作战环境极为相似。
复杂气象条件模拟
演训中会模拟高温、严寒、暴雨、浓雾等气象条件。在高温环境下的演训,考验士兵的体能耐力和装备的耐高温性能;浓雾天气则对侦察、指挥和协同作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像在实际战场上可能遇到的各种天气情况一样。
2. 对抗性演练设置
红蓝对抗模式
通常设置红军和蓝军进行对抗演练。蓝军扮演敌军,采用先进的战术理念和装备运用方式,模拟潜在对手的作战特点。例如蓝军可能采用信息化程度很高的作战体系,实施非对称作战战术,红军则需要在对抗中不断调整战术,寻找蓝军弱点并予以击破,通过这种高强度的对抗提高双方的作战能力。
引入第三方评估
由专业的评估团队对演练过程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评估团队根据实战化的标准,对参演部队的作战指挥、战术运用、战斗协同、装备操作等多方面进行量化打分和定性分析。这有助于部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方向。
三、演训的科目与目的
1. 作战协同科目
步坦协同
在演训中,步兵与坦克装甲车辆密切配合。步兵搭乘步战车机动接近敌人阵地后,步兵迅速下车展开战斗队形,坦克则利用其强大的火力压制敌方火力点,为步兵提供掩护。步坦之间通过通信设备保持实时联系,根据战场态势调整行动节奏,提高协同作战的默契程度。
空地协同
陆军与陆航部队的协同作战是重要科目。例如在对敌方坚固据点的攻击中,地面部队首先对目标进行侦察和定位,然后将坐标等信息传递给陆航部队。陆航直升机迅速起飞,在空中对目标进行火力打击,同时为地面部队的进攻提供空中掩护和火力支援,地面部队根据直升机的攻击节奏向前推进,这种空地协同极大地增强了作战效能。
2. 提高实战能力目的
提升指挥决策能力
通过演训,各级指挥员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下迅速做出正确的指挥决策。他们需要根据实时获取的情报信息,分析战场态势,权衡利弊,下达作战命令。例如在遭遇蓝军突然反击时,指挥员要快速判断敌人的兵力部署、攻击方向,合理调配己方兵力、火力进行应对。
锤炼战斗技能
士兵在演训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战斗技能。如炮兵在实弹射击演练中,提高对不同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步兵在模拟巷战中,熟练掌握城市作战中的近战、夜战、清剿战等战术技能;狙击手在复杂环境下进行潜伏和狙击训练,提升狙击精度和战场生存能力。
四、装备与技术的应用与检验
1. 新型装备试验性应用
在演训场中,新型装备能够得到实战化的检验。例如新型的无人作战装备,如无人侦察车、无人机等被投入使用。无人侦察车可以深入敌方前沿或危险区域进行侦察,获取情报信息,无人机则可以在空中对大面积区域进行侦察监视,为部队提供实时的战场态势图像,同时也能进行一定的火力打击测试。
2. 信息化技术的集成运用
合成部队演训高度依赖信息化技术。通过构建一体化的指挥信息系统,各兵种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战场上的传感器、侦察设备获取的信息能够迅速传输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经过分析处理后,将作战指令及时下达给各作战单元。例如在联合作战演训中,陆军与空军、海军等军种通过信息网络进行情报交流和协同作战指挥,实现陆、海、空、天、电多维一体的作战体系构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