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象描述
辽东湾海域出现三分之一被海冰覆盖且冰情达到今冬峰值这种情况是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2. 主要影响因素
气象因素
低温持续时间长:冬季气温持续走低,较长时间的低温使得海水热量不断散失。例如,当冷空气频繁南下,该地区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海水温度逐渐降低,达到结冰的条件。
风力和风向影响:特定的风力和风向有助于海冰的堆积和扩展。如果持续的离岸风会推动海水向近岸运动,使得近岸海水温度进一步降低且更容易结冰,而且风还会将已经形成的海冰吹向特定区域堆积,从而扩大海冰覆盖的范围。
地理和水文因素
浅海地形:辽东湾属于浅海区域,海水较浅,水体的热容量相对较小。这意味着它更容易受到外界气温的影响,在低温环境下,海水热量散失快,更容易结冰。
淡水注入影响:周围河流(如辽河等)的淡水注入,改变了局部海水的盐度。淡水的注入降低了海水的盐度,海水盐度越低,其冰点就相对越高,从而使得该海域更容易结冰。
3. 影响和应对措施
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海冰覆盖会影响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例如,一些浮游生物可能被封冻在海冰之中,影响其正常的生长繁殖。对于鱼类来说,海冰覆盖改变了它们的洄游路线和觅食范围,一些鱼类可能会被困在浅海的冰下,面临缺氧等生存威胁。
海冰对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也有冲击,以浮游生物为食的小型生物数量减少,会进一步影响到更高营养级生物的生存。
对海上活动的影响
对于航运业来说,海冰覆盖增加了船舶航行的风险。船舶可能会被海冰围困,例如在一些港口和航道附近,海冰的堆积可能导致船舶无法正常进出港口,影响货物运输和海上贸易。
对于海洋渔业,渔民的作业范围受限,一些近海养殖设施可能会被海冰破坏,造成渔业经济损失。
应对措施
航运方面:航运部门会加强海冰监测,根据海冰的分布和厚度情况,调整船舶航线,选择海冰相对较少的安全航道。同时,增加破冰船的作业,为船舶开辟通道。
渔业方面:渔民可以提前加固养殖设施,提高其抗冰能力。渔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海冰情况,合理规划渔业捕捞作业区域,避免渔民进入危险的海冰区域作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