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任务,以下是一些关键方面: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
1. 坚持育人为本
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这意味着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品德修养、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发展。例如,在学校课程设置上,除了传统的学科课程,要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从多维度促进学生发展。
2. 强化全人教育理念
全人教育旨在培养完整的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情感、身体、审美、精神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学校和家庭要协同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能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比如,鼓励学生参加艺术社团、志愿者活动等,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体系的优化
1. 构建一体化德育课程体系
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将品德教育贯穿始终。从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到中学的思想政治课程,再到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一个层层递进、有机衔接的体系。例如,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良好行为习惯,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中学阶段则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阶段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
2.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在各类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例如,在医学专业课程中,可以结合抗击疫情中的医护人员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在工程类专业课程中,介绍我国重大工程建设成果背后的科技创新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这样,使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在,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
1. 体验式教学
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来获得知识和感悟。例如在历史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让学生在实地参观中感受历史的厚重,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在环境保护教育中,组织学生参与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宣传等活动,使他们深刻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情境式教学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如在教授古诗词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的山水画面、古人的生活场景等,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古代,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在英语教学中,创设国外生活、工作等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
1. 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
教师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力量,良好的师德是教师的灵魂。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培训、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激励教师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道德楷模。例如,教师要做到言行一致,在课堂上倡导的价值观自己要在生活中践行,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2. 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
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育人能力。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方法培训、教育心理学培训等机会,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例如,教师要掌握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知识,同时还要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效疏导。
五、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完善
1. 家庭的积极参与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要积极承担起教育责任。家长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例如,在家庭中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培养孩子的尊重他人、关爱家人的品质。同时,家长要与学校保持密切沟通,配合学校开展教育活动,如参与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家长学校等。
2. 社会资源的整合
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社会文化机构要向学生免费开放,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企业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需求,培养职业素养。此外,社区要组织各类有益的青少年活动,如社区志愿服务、文化节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