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春主题

《哪吒2》“急急如律令”被翻译成biubiubiu,网友吵翻……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昨天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关于这个事件的多方面分析:

一、翻译背后的创意与文化考量
1. 创意性
   从创意角度看,将“急急如律令”翻译为“biubiubiu”是一种非常具有创新性的尝试。“急急如律令”是道教咒语中的常用语,在传统的中国文化语境中有其神秘性和仪式感。而“biubiubiu”是一种拟声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魔法咒语发出时的那种快速、神奇的效果,这是一种将古老文化元素与现代流行文化相结合的有趣方式。
   这种翻译可能是为了让影片更符合现代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和国际观众的趣味。在现代流行文化中,像超级英雄电影里的特效声音等,经常使用简单的拟声词来表达强大的力量或者快速的动作,“biubiubiu”符合这样的文化潮流,能够在瞬间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增加影片的趣味性和亲和力。
2. 文化内涵的传达与争议
   文化内涵流失风险:然而,这一翻译也引发了争议。一部分网友认为这种翻译完全丧失了“急急如律令”原本的文化内涵。“急急如律令”背后有着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古人对于神灵力量、法术的尊崇和信仰。直接翻译为“biubiubiu”,就像是把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瑰宝简单地换成了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现代流行符号。
   跨文化传播的挑战:从跨文化传播角度看,翻译既要考虑目标文化观众的接受度,也要考虑源文化内涵的保留。如果过度追求创意和流行元素,可能会在跨文化传播中造成误解。对于那些希望通过电影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观众来说,他们可能无法从“biubiubiu”中感受到“急急如律令”背后的文化价值;而对于中国观众,尤其是对传统文化有深厚情感的观众,可能会觉得这种翻译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


二、网友争议的不同观点
1. 支持创意翻译的观点
   符合现代观众口味:一些网友认为这种翻译是与时俱进的表现。在当今全球化和流行文化盛行的时代,电影作为大众娱乐产品需要不断创新以吸引观众。特别是对于像《哪吒2》这样面向全年龄段和国际市场的动画电影,使用“biubiubiu”这样通俗易懂、充满趣味性的翻译能够更好地吸引年轻观众和外国观众,让电影更具市场竞争力。
   推动文化创新与融合:他们觉得这是一种文化创新的方式,可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国际文化的融合。通过这种看似大胆的翻译,能够激发更多人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解读的兴趣,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2. 反对创意翻译的观点
   破坏传统文化严肃性:许多网友强烈反对这种翻译,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急急如律令”在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庄重、神秘的咒语,在道教仪式和神话故事中有其特定的意义。将其翻译成“biubiubiu”这种看似儿戏的表达,破坏了传统文化的严肃性和神圣性,让传统文化变得低俗化。
   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缺失:这些网友强调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要有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和传承责任感。电影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化传播媒介,应该积极地传播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不是以创意为借口进行不恰当的改编。他们担心如果这种随意翻译传统文化元素的做法被广泛接受,将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春主题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12 04:28 , Processed in 0.05333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