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春主题

外交部:中国始终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实干家和行动派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始终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实干家和行动派,这一表述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内涵体现:

一、减排目标与成果
1. 自主贡献目标坚定
   中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后,先进入平台期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然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碳中和则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这一目标体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
   例如,中国承诺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等。这些目标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量化的指标要求。
2. 减排成效显著
   在能源领域,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国的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均居世界首位。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29.5%。
   在工业领域,通过实施节能减排措施,推动钢铁、水泥等传统高耗能行业的绿色改造。许多企业采用了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能耗和碳排放。

二、国内政策与举措
1.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中国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在政策引导方面,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如对新能源汽车购置给予补贴,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减少了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
2. 产业转型积极推进
   中国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向低碳化转型。一方面,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等低碳产业;另一方面,在传统制造业中推进绿色制造,发展循环经济。例如,一些工业园区建立了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减量化、再利用。

三、国际合作与贡献
1. 积极参与国际气候治理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等国际气候治理进程。在国际谈判中发挥着积极、建设性的作用,推动各方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达成共识并采取行动。
   例如,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道,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争取发展权益,强调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和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等。
2. 南南合作成果丰硕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开展了广泛的南南合作。通过技术转让、能力建设等方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例如,中国向一些非洲国家提供太阳能光伏技术和设备,帮助其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春主题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12 04:52 , Processed in 0.07914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