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税务出台的助力制造强省建设的“十条措施”,是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在多个方面发挥重要意义:
一、政策内容
1. 税惠政策落实方面
精准推送优惠政策
利用税收大数据,精准识别制造业企业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主动向企业推送。例如,对于符合条件的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能够及时告知企业,确保企业应享尽享。
简化优惠办理流程
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和证明材料。像企业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时,不再要求企业提供科技部门的立项证明等多项繁琐材料,提高办理效率,让企业能更快享受到税收优惠。
2. 税收征管服务方面
优化纳税申报
推行制造业企业纳税申报“预填单”服务。以增值税申报为例,系统根据企业已有的发票信息等数据自动预填申报表的部分内容,企业只需核对确认即可,大大节省申报时间。
改进风险管理
建立制造业企业税收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制造业企业的税负率、发票使用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当出现异常指标时,及时向企业预警提示,帮助企业防范税收风险,避免因税收问题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3. 支持制造业创新发展方面
鼓励研发投入
对于制造业企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一定比例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一定比例在税前摊销,这有助于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高企业创新积极性。
扶持高新技术企业
对经认定的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减按一定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同时,在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过程中,税务部门与科技等部门加强协作,为企业提供辅导和便利,帮助更多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享受税收优惠。
4. 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
支持设备更新改造
对于制造业企业购置的符合条件的设备、器具,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这有利于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对制造业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过程中的相关业务,给予税收政策支持。例如,对于制造业企业开展的工业互联网相关业务,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绿色产业等融合发展。
5.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方面
加强纳税信用管理
完善制造业企业纳税信用评价体系,提高评价准确性。对于纳税信用等级高的制造业企业,给予更多的便利措施,如在发票领用、出口退税等方面提供快速通道,提高企业的办税效率和资金周转速度。
拓展多元办税渠道
除了传统的办税服务厅办税外,大力推广电子税务局、手机APP办税等多元化办税渠道。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电子税务局办理申报、缴税、发票领用等多项业务,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方便企业办税人员操作。
二、意义
1. 对制造业企业的意义
降低成本
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设备购置一次性扣除等,直接减少企业的应纳税额,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这使得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设备升级和市场拓展等方面。
提高竞争力
鼓励企业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技术含量。例如,支持企业研发投入可以促使企业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增强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防范风险
税收风险预警机制等征管服务措施,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税收风险问题。避免因税收违规行为而遭受处罚,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增强企业的稳定性。
2. 对制造强省建设的意义
推动产业升级
税务措施鼓励制造业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有利于整体提升湖南省制造业的产业层次。促使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转型,提高产业附加值,推动湖南省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增强创新能力
对研发投入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政策,将激发湖南省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活力。吸引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创新领域,提高整个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为制造强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优化营商环境
优化税收征管服务和营商环境的举措,如纳税信用管理和多元办税渠道的拓展等,能够吸引更多的制造业投资。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可以提高湖南省在全国制造业布局中的吸引力,促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助力制造强省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