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海通证券这一观点的详细分析:
一、新政稳定电价预期
1. 政策背景
在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政府出台相关电价政策以平衡多方利益并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例如,对于工商业用户,逐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尖峰电价机制等。这些政策有助于合理反映电力的供需关系和成本结构,避免电价的大幅波动。
2. 稳定预期的意义
对于电力企业
稳定的电价预期为发电企业提供了相对可预测的收益环境。对于传统火电企业来说,可以依据稳定的电价水平来规划煤炭采购、机组运维和扩容改造等经营活动。如华能国际、大唐发电等火电企业能够在稳定的电价预期下,更好地应对煤炭价格波动风险,保障自身的盈利稳定性。
对于电力用户
稳定的电价有助于企业用户进行成本核算和生产规划。特别是对于高耗能企业,稳定的电价避免了因电价突然上涨带来的成本急剧上升,有利于企业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同时,对于居民用户,稳定的电价预期也保障了生活成本的相对稳定。
二、长期利好新型电力系统
1. 新型电力系统的特点与需求
新型电力系统以新能源为主体,具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源网荷储互动、数字化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例如,大规模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需要配套的储能设施、灵活的电网调节能力以及智能的需求侧响应机制。
2. 新政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利好
促进新能源消纳
稳定的电价政策可以为新能源发电提供合理的收益保障,从而鼓励更多的新能源项目投资和建设。例如,通过建立合理的新能源电价补贴机制(如绿证交易与补贴相结合)或者制定有利于新能源电力参与市场竞争的电价规则,能够提高新能源发电企业的积极性。以阳光电源、隆基绿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设备制造和发电企业,在稳定的电价预期下,可以更好地推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的落地和发展,提高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进而促进新能源的消纳。
推动储能发展
稳定的电价环境有助于储能项目实现盈利模式的优化。当电价存在峰谷价差且较为稳定时,储能系统可以在低谷电价时段充电,在高峰电价时段放电,获取差价收益。这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到储能领域,推动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储能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如宁德时代等企业在稳定电价预期下,更有动力研发和推广先进的储能电池技术,提升储能系统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调节能力,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激励电网智能化升级
稳定的电价政策可以为电网企业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用于电网的智能化改造和升级。电网企业可以利用这部分资金加强智能电表的推广、建设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以及完善电力市场交易平台等。例如国家电网在稳定电价预期下,能够更好地规划和实施智能电网建设项目,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实现源网荷储的高效互动,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电网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