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这一表态反映了多方面的考量:
一、美国经济现状方面
1. 经济增长相对稳定
美国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态势。例如,就业市场持续表现良好,失业率处于较低水平。企业部门也有一定的活力,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整体上仍在扩张。这使得美联储认为目前的经济状况不需要通过进一步降息来刺激增长。
2. 通胀因素的制约
通胀目标接近:美联储有明确的通胀目标,当通胀率接近其2%的目标水平时,它会谨慎对待降息操作。如果进一步降息,可能会导致通胀过度上升,破坏价格稳定的目标。
避免通胀预期失控:过度降息可能引发市场对通胀的过度预期。一旦通胀预期失控,会扰乱经济秩序,影响企业和消费者的长期决策,如企业的投资计划和消费者的储蓄与消费决策等。
二、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谨慎性方面
1. 政策调整的节奏把握
美联储在货币政策调整上通常遵循渐进和谨慎的原则。货币政策的效果存在时滞,急于进一步降息可能会在未来某个时期导致经济过热或者金融市场不稳定。例如,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催生资产价格泡沫,就像2008年金融危机前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情况,当时低利率环境是催生泡沫的因素之一。
2. 保留政策空间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美联储希望保留一定的货币政策空间。如果过早地用尽降息手段,一旦未来出现更严重的经济衰退或突发的重大危机,美联储将缺乏有效的政策工具来应对。例如,在面对全球性贸易紧张局势或者地缘政治危机等不确定性因素时,有足够的降息空间可以增强美联储应对危机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