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给俄军带来了多方面具有一定“革命性”的变化:
一、作战理念方面
1. 混合战争理念的深化
在俄乌冲突中,战争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军事对抗。俄罗斯面对的是北约在背后支持下的乌克兰,这意味着军事行动与政治、经济、信息等多领域的博弈紧密交织。
例如,在军事行动的同时,俄罗斯需要应对西方在国际舆论场上的抹黑,以及西方对乌克兰的经济援助和军事装备供应等情况。这促使俄罗斯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混合战争的全貌,不断优化在政治外交战线上的策略,以更好地配合军事行动的开展,确保在多维度的对抗中达成战略目标。
2. 城市作战理念的更新
乌克兰的城市众多,如马里乌波尔、巴赫穆特等城市的战斗成为俄乌冲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俄军在城市作战中面临诸多新挑战,包括复杂的城市地形、敌方依托城市建筑的顽强抵抗等。
这促使俄军不断总结城市作战经验,例如更加重视步兵与装甲部队的协同作战方式的改进,步兵在复杂街区清剿作战中的战术运用更加灵活多样,装甲部队也在城市环境中的火力支援和突击战术方面进行调整。同时,在城市作战中的情报搜集和处理能力也得到更多关注,以应对城市环境中敌方隐藏的火力点和部队的威胁。
二、军事装备方面
1. 无人机运用的重视与发展
在俄乌冲突中,无人机发挥了重要作用。乌克兰方面使用无人机进行侦察、目标指示甚至简易的攻击任务,给俄军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这促使俄军加大了对无人机作战效能的重视。
俄罗斯加快了无人机技术的研发和装备进程,从小型侦察无人机到具备一定攻击能力的察打一体无人机的研发和列装速度有所提升。同时,俄军在反无人机作战方面也不断探索新的战术和技术手段,如发展电子战系统来干扰和击落敌方无人机,提高自身在无人机作战领域的综合能力。
2. 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需求增强
俄乌冲突显示出精确制导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在打击敌方的高价值目标,如军事指挥中心、弹药库、交通枢纽等方面,精确制导武器能够提高打击效率,减少附带损伤。
俄罗斯在冲突中认识到自身精确制导武器在数量和性能上还存在提升空间。这促使俄罗斯进一步加大在精确制导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提高导弹的精度、射程和突防能力,并且在生产能力方面也进行优化,以确保在未来战争中有足够的精确制导武器供应。
三、军事指挥与后勤保障方面
1. 指挥体系的适应性调整
俄乌冲突的复杂性要求俄军指挥体系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面对战场形势的快速变化,俄罗斯军队在指挥层级之间的信息传递、指挥决策速度等方面进行了优化。
例如,加强了前线指挥与后方战略指挥之间的实时沟通能力,减少指挥环节中的信息延误和误解。同时,根据不同作战任务的特点,建立更加多样化的指挥模式,如特种作战与常规作战的协同指挥机制等,以提高整体作战效能。
2. 后勤保障体系的优化
长时间的冲突考验了俄军的后勤保障能力。从装备的维修、弹药的供应到部队的食品、医疗保障等方面都暴露出一些问题。
俄军在冲突过程中逐步优化后勤保障体系,建立更加高效的物资运输网络,提高装备维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加强医疗保障力量在前线的部署能力等。例如,改善了在复杂地形和作战环境下的弹药运输和分发机制,确保部队在高强度作战时有充足的弹药供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