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寻求北约之外的“替代选择”主要有以下多方面原因:
一、战略自主性方面
1. 摆脱美国控制
军事指挥:北约的军事指挥体系中美国占据主导地位。在北约的行动中,美国常常通过指挥结构来影响军事决策,使欧洲国家在军事事务上的自主性受限。例如在阿富汗战争期间,欧洲国家的军事部署很大程度上是在美国的战略框架下进行的,欧洲部队的作战任务、撤军时间等关键决策都受到美国战略考量的影响。
战略决策:美国在北约的战略决策方面拥有极大的话语权。美国基于自身全球战略利益制定北约的战略方向,如美国推动北约东扩,更多是从其地缘政治竞争的角度出发,而这一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使欧洲面临与俄罗斯关系紧张等风险,欧洲国家很多时候只能追随美国的决策,难以按照自身地缘政治和安全利益需求独立行事。
2. 独立的安全与防务政策制定
应对多样化威胁:欧盟面临着多种安全威胁,如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混合战争威胁以及地区性的不稳定因素(如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动荡对欧洲的难民、安全冲击等)。北约的军事安全框架主要侧重于传统军事威胁防范,尤其是集体防御对抗苏联(俄罗斯)的军事压力。欧盟需要制定独立于北约的安全与防务政策,以便能够灵活、全面地应对这些复杂多样的威胁。
符合自身地缘政治利益:欧盟的地缘政治利益与美国并不完全一致。例如在对中东政策上,欧盟更关注地区稳定以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移民管理等问题,而美国在中东的政策更多地与地缘政治竞争(如与伊朗的关系)和维护其在中东的军事霸权有关。欧盟发展独立于北约的安全与防务能力有助于更好地维护自身地缘政治利益相关的安全事务。
二、国际关系方面
1. 改善与俄罗斯关系
避免过度对抗:北约的持续东扩是导致俄乌战争爆发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得欧洲与俄罗斯的关系陷入紧张对峙局面。欧盟寻求北约之外的安全选择,有助于与俄罗斯建立一种更加稳定、可预测的关系。欧盟在能源供应等方面对俄罗斯有一定的依赖,过度依赖北约的对抗性政策不利于欧盟的长远利益。例如,通过建立独立于北约的安全对话机制,欧盟可以在乌克兰危机等问题上发挥更积极的调解作用,寻求与俄罗斯的共同安全利益平衡点。
经济合作潜力:欧盟与俄罗斯有着广泛的经济合作潜力。俄罗斯是欧洲的重要能源供应国,同时欧洲的一些企业在俄罗斯也有投资和市场。如果欧盟能够在北约之外发展出一种新的安全模式,将有助于释放双方的经济合作潜力,减少因军事对抗态势带来的经济合作阻碍。
2. 提升在全球事务中的地位
多极化格局下的影响力:在全球多极化格局发展的背景下,欧盟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体和政治体,需要在安全事务方面有独立的话语权。如果总是依托北约,在全球安全事务讨论(如联合国安理会框架下的维和、军控等事务)中,欧盟的声音往往被美国主导的北约立场掩盖。拥有独立于北约的安全能力,欧盟可以以自身名义参与国际安全事务的协调与合作,提升其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
与新兴国家合作:新兴国家在全球安全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上升,如中国在维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印度在印度洋地区安全事务中有独特的影响力。欧盟如果想与这些新兴国家开展更深入的安全合作,过于依赖北约身份可能会受到限制,发展独立的安全选择有助于拓展与新兴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合作空间。
三、内部凝聚力方面
1. 整合内部军事资源
避免重复建设:在北约框架下,欧盟各国的军事建设存在一定的重复和碎片化现象。不同国家为了满足北约的集体防御要求,各自发展军事力量,但缺乏有效的欧盟内部整合。欧盟寻求独立于北约的安全选择,可以对内部军事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整合,提高军事资源的利用效率。例如,欧洲各国在军事装备研发方面有很多相似的项目,如果进行整合,可以节省大量资金并提高研发效率。
促进军事工业协同发展:欧盟内部有一些具有较强军事工业实力的国家,如法国、德国等。独立于北约之外发展安全能力可以更好地促进欧盟内部军事工业的协同发展。可以建立统一的军事装备采购标准、推动军事技术共享等,增强欧盟整体的军事工业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对美国军事装备的依赖。
2. 增强欧盟公民的认同感
体现欧盟价值观:拥有独立的安全与防务能力可以更直接地体现欧盟的价值观,如和平、合作、多边主义等。欧盟公民可能会对一个能够独立保障自身安全、按照自身价值观行事的欧盟有更强的认同感。相比之下,北约的一些军事行动可能并不完全符合欧盟公民的价值观期望,如在伊拉克战争中,北约参与了美国主导的军事行动,这一行动在欧盟内部引起了争议。欧盟发展自己的安全模式有助于提升公民对欧盟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认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