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发出这样的感慨是有诸多原因的:
一、美国方面
1. 援助的不确定性
国内政治因素影响
美国的政治体系中,不同政治势力有着不同的利益考量。例如,美国国内存在部分政治势力,尤其是一些保守派团体,对持续向乌克兰提供大规模援助持有保留态度。随着美国国内政治风向的转变,如中期选举等政治事件前后,对乌援助的议题就会受到不同政治势力博弈的影响。在选举期间,为了迎合选民的某些诉求,一些政客可能会调整对乌援助的立场,这使得乌克兰获得美国援助的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战略重心的可能转移
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广泛,乌克兰只是其中一部分。当美国面临其他地区如亚太地区局势变化,其战略重心可能发生转移。例如,美国近年来不断强调“印太战略”,加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外交和经济投入。这就可能导致美国减少对乌克兰事务的关注和资源分配,乌克兰可能不再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优先事项,从而使泽连斯基感到美国援助的不可靠。
2. 利益的不一致性
地缘政治目标差异
美国参与俄乌冲突有着自己的地缘政治目标,如削弱俄罗斯、维护其在欧洲的影响力等。然而,乌克兰的目标是恢复领土完整、重建国家主权。美国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而牺牲乌克兰的部分利益。例如,在和谈的推动或者地缘政治博弈的权衡中,美国可能会在乌克兰不完全同意的情况下对局势进行一些操弄,这使得泽连斯基认识到美国与乌克兰利益并非完全一致,不能完全依靠美国。
二、欧洲方面
1. 能源危机下的欧洲自主意识觉醒
能源供应的新需求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俄罗斯减少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使得欧洲国家在能源供应方面遭受重创。这促使欧洲国家不得不重新思考自身的能源安全战略,寻求能源供应的多元化。例如,欧洲加大了从美国、中东等地进口液化天然气的力度,同时也加快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这种能源供应的新需求推动欧洲在能源政策上更加独立自主,减少对外部势力在能源方面的依赖,泽连斯基意识到欧洲在自身利益需求下需要更多依靠自己的力量。
经济发展的考量
能源危机引发了欧洲的高通货膨胀,对欧洲企业的竞争力和民众生活水平产生了负面影响。欧洲国家为了恢复经济稳定发展,需要调整经济政策,更加注重本土产业的发展和内部市场的挖掘。这就要求欧洲在经济决策上更加自主,而不是单纯依赖外部支持或者卷入外部冲突带来的经济风险之中,乌克兰也需要适应欧洲这种更加自主的经济发展趋势。
2. 地缘政治上的欧洲自主倾向
欧洲地缘政治的重塑
俄乌冲突使欧洲地缘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欧洲国家意识到自身在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方面需要承担更多责任,而不能完全依赖美国主导的北约军事体系。一些欧洲国家开始探讨加强自身的军事防御能力,如法国提出的欧洲“战略自主”概念得到更多关注。欧洲国家希望在外交和安全政策上有更多的话语权,能够根据自身利益独立地制定与俄罗斯相关的政策,而不是被美国牵着走。泽连斯基认识到欧洲这种地缘政治上的自主倾向,也呼吁欧洲依靠自己的同时继续在俄乌冲突中发挥积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