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开学季预防鼻病毒感染的一些方法:
一、个人卫生方面
1. 勤洗手
正确洗手方式:
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仔细清洗双手。七步洗手法包括内(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外(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夹(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弓(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大(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立(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腕(必要时增加清洗手腕)等步骤。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这样可以有效去除手上可能沾染的鼻病毒。
洗手时机:
在饭前便后、外出回来后、接触公共物品(如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后,以及接触眼、鼻、口之前都要洗手。尤其是在学校环境中,学生们频繁接触教室设施、书本等,洗手能大大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2. 注意呼吸道卫生
咳嗽和打喷嚏礼仪:
当咳嗽或打喷嚏时,尽量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使用过的纸巾应立即扔进有盖的垃圾桶。如果用手遮挡,之后一定要及时洗手,避免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到周围环境或者沾染到手上后再传播给他人或自己。
避免触摸面部:
鼻病毒可通过鼻、口等黏膜侵入人体。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的频率,防止病毒在不经意间进入体内。
二、环境清洁方面
1. 家庭环境
通风换气:
每天定期开窗通风,至少2 3次,每次通风30分钟左右。通风可以有效降低室内病毒的浓度,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清洁消毒:
定期对家居环境进行清洁,包括擦拭家具、地板等表面。对于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椅、遥控器等,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使用时需按说明书稀释)或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但要注意酒精使用时的安全,远离明火。
2. 学校环境
教室通风:
学校应确保教室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在课间休息和午休等时段,打开窗户通风换气。对于没有窗户或通风不良的教室,可以使用机械通风设备,如排风扇等。
公共区域清洁:
加强对学校公共区域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如走廊、楼梯扶手、卫生间等。每天对这些区域进行清洁消毒,可采用湿式清扫,减少灰尘和病毒的传播。同时,学校应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清洁用品,方便学生随时洗手。
三、生活习惯方面
1. 增强免疫力
均衡饮食:
鼓励学生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类、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等)等。例如,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新鲜的橙子、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适量运动:
学生应保证每天有适量的体育活动。在学校里,可以充分利用课间操、体育课等时间进行锻炼,如跑步、跳绳、做广播体操等。放学后,也可以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使身体更有能力抵御鼻病毒的入侵。
充足睡眠: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需要保证相应的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应保证10小时左右的睡眠,中学生也应保证8 9小时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发挥。
2. 避免人群聚集
在开学季,学校里人员密集。尽量避免前往人员拥挤、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在学校内,避免在课间休息时在狭小的过道或教室内人员过度密集的区域长时间停留。如果学校有大型集会等活动,在鼻病毒流行期间,可以考虑适当调整活动形式或规模,减少人群聚集带来的病毒传播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