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各地市妇联主席热议广东妇女十四大可能涉及的一些方面:
一、对大会成果的积极评价
1. 政治引领意义重大
各地市妇联主席可能会强调广东妇女十四大在加强妇女思想政治引领方面的重要性。大会明确的方向有助于引导广大妇女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例如,妇联主席们可能提到,大会通过对先进妇女典型事迹的宣传和推广,将激励更多妇女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像广东众多投身科技创新领域的女性工作者,在大会精神的鼓舞下会更加坚定创新发展的决心。
2. 对妇女发展规划的肯定
大会关于妇女事业发展的规划部署受到高度关注。主席们可能会指出,这些规划涵盖了妇女发展的各个方面,如教育、就业、健康等。从就业角度看,在当前广东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十四大提出的推动妇女创业就业、提升妇女职业技能等措施,将有助于广东女性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在新兴产业如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以广州为例,当地的女性可以借助这些政策支持,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中的创新创业项目。
3. 对妇联组织建设的推动
各地市妇联主席认识到大会对妇联组织自身建设的积极推动作用。大会强调的深化妇联改革成果,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等内容意义深远。在农村地区,这将有利于提高妇联组织在基层的服务能力,更好地维护农村妇女权益,组织农村妇女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比如在粤东、粤西、粤北的一些乡村,妇联组织可以在改善农村妇女生活环境、推动农村妇女参与特色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等方面发挥更大效能。
二、结合本地实际探讨贯彻落实
1. 因地制宜的发展举措
不同地市的妇联主席会根据本地特色提出贯彻落实大会精神的具体举措。在深圳,妇联主席可能强调要结合深圳作为创新之都的优势,鼓励更多女性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打造女性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体系。通过设立专门的女性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女性科技人才交流活动等方式,为深圳女性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发展创造条件。
而在汕头等侨乡地区,妇联主席可能会注重发挥侨乡妇女的独特作用。比如鼓励侨乡妇女传承和弘扬潮汕文化,通过文化产业带动妇女创业就业。利用侨胞资源,开展中外妇女文化交流活动,提升侨乡妇女的国际视野,促进侨乡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中展现独特的女性力量。
2.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妇联工作
对于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各地市妇联主席也有不同的思考。在珠三角地区,妇联可以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地区妇女组织的交流合作,在大湾区建设中推动粤港澳三地妇女在教育、就业、家庭等领域的融合发展。例如组织三地妇女共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家庭教育交流等活动。
在粤东西北地区,妇联主席们可能会将重点放在推动本地妇女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作用。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动当地妇女增收致富,缩小与珠三角地区妇女发展的差距。
3. 关注特殊群体妇女权益保障
地市妇联主席还会关注本地特殊群体妇女的权益保障问题。在佛山等工业城市,外来务工妇女数量众多,妇联主席可能强调要加强对外来务工妇女的权益保护,为她们提供法律咨询、职业安全保障、子女教育支持等服务。通过建立外来务工妇女之家等形式,让她们在异地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融入当地社会。
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如连南瑶族自治县等地,妇联主席则注重保护少数民族妇女的文化权益和发展权益。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妇女的传统手工艺,如瑶族刺绣等,并将其转化为文化产业,促进少数民族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同时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
三、在社会治理中的妇联担当
1. 家庭建设与社会和谐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妇联主席们认识到妇联在家庭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广东妇女十四大强调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各地市妇联将积极落实。在湛江等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妇联可以深入挖掘当地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教家风资源,开展“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评选活动,通过树立典型家庭,传播家庭美德,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 妇女参与社会治理创新
各地市妇联主席也在思考如何鼓励妇女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在东莞等制造业发达城市,妇联可以组织女性企业主和女性职工参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和社区治理。例如,女性企业主可以在环保、员工福利等方面发挥积极引领作用,女性职工可以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在垃圾分类宣传、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贡献力量,展现广东女性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独特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