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住建部:加快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库建设工作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加快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库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背景与目标
1. 满足住房需求
   在当前住房市场环境下,不同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差异较大。中低收入群体往往难以通过完全市场化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库,有助于精准识别有购房需求且符合条件的家庭或个人,为他们提供购买保障性住房的机会,是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举措。
2.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发展,已经涵盖了廉租房、公租房等多种形式。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是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轮候库的建设能够使保障性住房的配售更加公平、有序、高效,提高整个住房保障体系的运行效率和精准度。

二、轮候库建设的要点
1. 精准的准入标准制定
   收入核查
     这是确定轮候资格的关键因素之一。需要建立完善的收入申报和核查机制,综合考虑家庭总收入、财产状况等因素。例如,对于家庭总收入低于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定比例(如80%)的家庭,可以优先考虑纳入轮候库。同时,要防止部分家庭隐瞒真实收入情况,通过与税务、社保等部门数据的联网核查,确保收入信息的准确性。
   住房情况审核
     明确无房或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的家庭才有资格进入轮候库。例如,在一些城市,可以规定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30平方米的家庭具备申请资格。这需要与房产管理部门的房屋登记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实时查询申请人的住房情况。
2. 公平公正的轮候规则
   优先排序规则
     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设定合理的优先顺序。比如,对于烈士遗属、残疾军人等特殊困难家庭给予优先轮候的权利;同时,长期居住在危房中的家庭、因公共项目建设(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拆迁而急需住房的家庭也应排在较前的位置。
   动态管理轮候顺序
     随着申请人家庭情况的变化(如收入增加、家庭人口减少等),轮候顺序应及时调整。如果家庭收入超过了规定的上限,应及时取消其轮候资格;而对于新出现的符合条件且急需住房的家庭,应按照规则及时纳入轮候库并确定合理的轮候顺序。
3. 信息公开与监督机制
   信息公开透明
     轮候库建设过程中,要将准入标准、轮候规则、申请人名单及轮候顺序等信息向社会公开。通过政府官方网站、社区公告栏等多种渠道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例如,每个季度公布一次轮候库的动态信息,包括新进入轮候库的家庭名单、轮候顺序的调整情况等。
   监督管理
     建立专门的监督部门或利用现有的审计、监察部门力量,对轮候库建设和运行过程进行全程监督。防止出现权力寻租、暗箱操作等违规行为。对于违规操作的工作人员要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对于提供虚假信息骗取轮候资格的申请人要取消其资格并进行相应处罚。

三、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措施
1. 资金与房源筹集挑战
   资金筹集
     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从土地出让金中按一定比例提取资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例如,通过给予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企业税收优惠、土地政策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同时,还可以探索发行专项债券等金融工具来筹集资金。
   房源筹集
     除了新建保障性住房外,还可以通过收购市场上的存量房源来增加房源供应。政府可以与房地产开发企业协商,以合理价格收购其滞销房源转化为保障性住房;也可以对符合条件的二手房进行收购。此外,鼓励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设保障性住房,按照规定的分配规则纳入轮候库房源体系。
2. 部门协同困难
   轮候库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如住建、民政、税务、社保等。需要建立高效的部门协同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例如,住建部门负责总体的轮候库建设和房源管理;民政部门负责家庭收入和资产状况的审核;税务、社保部门负责提供相关数据支持。通过建立定期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确保轮候库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2 02:53 , Processed in 0.06732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