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立深入防城港市、钦州市调研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经济发展方面
1. 临港产业
在防城港市和钦州市调研临港产业是对广西向海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推动。这两个城市依托优良的港口资源,拥有发展临港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防城港的钢铁、能源产业以及钦州的石化产业等都是临港特色产业。蓝天立的调研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些产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调研能够为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依据。通过实地考察企业生产、项目建设情况,可以发现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引资或者产业扶持政策的调整,推动临港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2. 海洋经济
防城港和钦州的海洋资源丰富,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等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蓝天立的调研有助于挖掘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比如,在海洋渔业方面,可以探讨如何推动现代渔业发展,从传统捕捞向水产养殖、海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发展转型。
对于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索也具有重要意义。在调研过程中,可以考察海洋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确保在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对外开放方面
1. 港口建设与国际贸易
防城港市和钦州市的港口是中国 东盟海上贸易的重要节点。调研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港口运营效率等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制约港口发展的瓶颈问题,如港口的吞吐能力提升、港口信息化建设等。
有助于推动国际贸易发展。通过了解外贸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需求,优化通关环境,加强与东盟国家在贸易规则、物流标准等方面的对接,进一步提升广西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门户作用,促进国际贸易的便利化和自由化。
2. 区域合作
调研有助于加强防城港市和钦州市与周边地区的区域合作。在北部湾经济区内,这两个城市与北海市以及其他周边城市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通过调研可以探索如何在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控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从更大范围看,还可以研究如何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发达地区以及东盟国家的区域合作。例如,在产业转移承接、技术交流合作等方面拓展新的合作空间,提升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三、民生与社会发展方面
1.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
虽然防城港市和钦州市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面临着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任务。调研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情况,可以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有助于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比如,结合当地的特色农业、海洋渔业、乡村旅游等资源,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业态,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 社会稳定与公共服务
了解当地的社会治理情况,包括社会治安、民族关系等,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特别是在多民族聚居的防城港市和钦州市,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谐发展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调研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情况。可以发现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配置差异,以便进一步优化公共资源布局,提高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