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有关部门为打造更多数据应用场景而发力的一些常见方式:
一、政策法规方面
1. 完善数据治理政策
制定数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数据的产权归属、使用规则和安全保护要求等。例如,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为数据的合法使用和隐私保护提供了框架。在国内,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完善数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数据应用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发展。
出台鼓励数据共享和开放的政策,推动政府部门、企业等不同主体间的数据流通。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发布政策,鼓励本地企业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共享数据,以促进产业协同创新。
2. 制定行业标准
针对不同行业的数据特点,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质量标准等。例如在医疗行业,制定电子病历数据标准,使得医疗数据能够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有效共享和整合,便于开展远程医疗、医疗大数据分析等应用场景。在金融领域,规范金融数据接口标准,提高金融数据的交互效率,为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提供基础。
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 构建数据中心
加大对数据中心的投资和建设力度,提升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例如,中国的“东数西算”工程,通过构建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布局,将东部地区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地区的数据中心进行处理,优化数据资源配置,为各类数据应用场景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
建设边缘数据中心,满足低延迟、高带宽需求的数据应用场景,如智能交通中的车路协同系统,边缘数据中心可以快速处理车辆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实现实时交通调度和安全预警。
2. 完善网络设施
推进高速宽带网络和5G网络的建设与覆盖。高速宽带网络保障了海量数据的快速传输,5G网络以其低时延、高带宽和广连接的特性,为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数据密集型应用场景提供了网络基础。例如在智能工厂中,5G网络可以实现大量工业设备之间的实时数据交互,支撑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智能调度。
三、数据资源管理方面
1. 数据采集与整合
推动多源数据的采集,包括物联网设备采集的环境、设备运行数据,社交媒体平台采集的用户社交和消费数据等。例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通过在城市各个角落部署传感器,采集气象、交通、环境等数据,然后进行整合。有关部门可以建立数据整合平台,将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系统的数据进行汇聚和融合,为城市管理、应急响应等应用场景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2. 数据共享与开放平台建设
搭建政府数据共享平台,整合各部门的数据资源,如人口、税务、社保等数据,并按照一定的权限和规则向企业和社会开放。这有助于企业开发更多创新的数据应用产品,如基于政府开放的人口数据和企业自身的商业数据开发精准营销方案等。同时,鼓励企业建立行业性的数据共享平台,促进企业间的数据交换和合作,提升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
四、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
1. 支持数据技术研发
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与数据应用相关技术的研发。例如,支持研发大数据分析算法,提高对海量数据的挖掘能力,以发现数据中的价值规律,用于金融风险预测、市场趋势分析等场景。区块链技术可用于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在供应链金融、数字版权保护等数据应用场景中有重要作用。
2. 数据人才培养
在高校和职业院校设置数据相关专业,如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培养数据采集、分析、管理等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同时,开展面向在职人员的数据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项目,提升整个社会的数据素养,为打造更多数据应用场景提供人才储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