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在发展的一年间不断上“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多个方面:
一、政策法规层面
1. 新规出台
一系列新的政策法规不断涌现,为低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例如,相关部门在空域管理方面推出了更为灵活和适应性强的规则,简化了低空空域使用的审批流程。以往企业或个人使用低空空域需要经过繁琐的手续,现在一些地区试点了在线申报、即时批复或简化审批层级等举措,提高了空域使用效率。
针对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的监管法规也逐步完善。明确了无人机的适飞空域、飞行高度限制、飞行活动报备要求等,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促进了无人机相关产业的合法合规运营。
2. 政策支持创新
在产业发展政策上,政府加大了对低空经济相关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比如,对从事低空飞行器研发制造的企业,给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对开展低空物流试点项目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以降低其运营成本,推动业务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二、技术创新方面
1. 飞行器技术
新型飞行器研发:在过去一年,多种新型低空飞行器不断亮相。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取得了显著进展,其兼具直升机的垂直起降能力和固定翼飞机的高效巡航能力。多家企业在eVTOL的电池技术、飞控系统和机身结构设计方面有新的突破,使得eVTOL的续航能力提高、安全性增强并且制造成本逐步降低。
无人机技术升级:无人机在飞行性能和功能上不断上“新”。例如,工业级无人机的载重能力得到提升,一些大型工业无人机能够承载更重的设备,如高精度测绘仪器、大型灭火设备等,拓展了无人机在物流运输、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范围。同时,无人机的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具备自动避障、智能航线规划、群飞协同作业等功能。
2. 通信与导航技术
通信技术优化:低空通信技术有了新的发展,5G网络在低空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5G的低时延、高带宽特性使得低空飞行器的实时数据传输更加可靠。例如,在无人机巡检作业中,能够将高清视频图像实时回传至控制中心,便于操作人员及时掌握现场情况。
导航精度提升: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在低空经济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地基增强技术,大大提高了低空飞行器的导航精度。在一些高精度的农业植保无人机作业中,可以实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确保农药、肥料喷洒的准确性。
三、应用场景拓展
1. 物流配送
低空物流开始从概念走向实际运营的试点阶段。一些电商巨头和物流企业与无人机制造商合作,在偏远地区或特定场景下开展低空物流配送服务。例如,在山区进行医疗物资的紧急配送,利用无人机能够快速穿越复杂地形,将药品和急救设备及时送达目的地。城市内的最后一公里配送也开始探索低空物流解决方案,通过小型无人机将包裹直接从配送中心送到用户手中,提高配送效率。
2. 旅游观光
低空旅游成为新的旅游增长点。各地纷纷开发低空旅游项目,游客可以乘坐热气球、直升机或者新型的观光飞行器,从空中俯瞰景区美景。一些景区还推出了定制化的低空旅游线路,如沿着海岸线的空中观光航线,或者围绕历史文化名城的空中游览路线,为游客提供全新的旅游体验。
3. 应急救援
在应急救援领域,低空飞行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森林火灾救援中,大型无人机可以携带灭火弹或消防设备飞到火灾现场进行灭火作业。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直升机和无人机能够快速进行灾情侦察,为救援指挥提供实时的图像和数据信息,同时还可以进行紧急物资投放,如将食品、药品等救援物资投放到交通不便的灾区。
4. 城市管理
无人机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在城市规划方面,无人机可以进行大面积的地形测绘和城市三维建模,为城市规划师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在交通管理中,无人机可以对交通拥堵路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交通事故并引导救援车辆前往。在环境监测方面,无人机能够对城市空气质量、河流污染等情况进行高效监测,通过携带专业的传感器收集数据,为城市环境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