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这一说法的分析:
一、关于食物和厕纸成为囤货首选
1. 食物方面
供应稳定性担忧
在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时,食物是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例如,特朗普关税政策如果影响到农产品的进出口,可能会改变国内食物的供应数量和价格。如果对进口农产品加征关税,进口量可能减少,国内依赖进口原料的食品加工企业成本上升,部分食品的供应可能会减少或者价格提高。
对于一些保质期较长的主食类食物(如大米、面粉等)和耐储存的罐头食品、干货(如干木耳、干香菇等),民众可能会考虑囤积,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供应短缺或价格上涨的情况。
2. 厕纸方面
消费心理和供应链特点
厕纸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消费频率高且需求相对稳定。在出现一些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或供应链波动的预期时,消费者往往会优先考虑囤积厕纸。这部分是由于消费者的心理因素,一旦有危机的传闻,看到其他人囤积,容易跟风。
厕纸的生产和供应链相对单一,且产能调整相对较慢。如果受到贸易政策影响,例如原材料进口受阻(如造纸的木浆等原材料),可能会导致厕纸的供应短缺,所以它成为囤货的热门选择之一。
二、特朗普关税政策与“末日”担忧
1. 对企业和市场的冲击
产业链紊乱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影响广泛,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美国加征关税会引发贸易伙伴的反制措施。许多美国企业依赖全球产业链,关税提高了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成本。例如,汽车制造企业可能会因为钢铁、铝等原材料加征关税而增加生产成本,这可能导致汽车价格上升,销售量下降,进而影响企业的利润和员工就业。
众多行业面临着供应中断或成本大幅上升的风险,一些中小企业可能无法承受这种压力而倒闭,从而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
2. 对消费者的影响
物价上涨与购买力下降
关税带来的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物价普遍上涨。消费者会发现日常购买的商品,从电子产品到衣服鞋子,价格都有所提高。这使得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下降,生活成本增加,对于一些低收入家庭来说,可能会面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难以维持生计的情况。
预期和恐慌心理
持续的贸易摩擦和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会让消费者产生对未来经济状况的担忧。这种担忧可能会引发类似于“末日”的囤货心理,人们害怕未来商品供应短缺或者价格涨到无法承受的地步,所以提前进行囤积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