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双减之后,家长如何放下焦虑,有3点建议!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前天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双减”之后,家长可以通过以下3点建议放下焦虑:

一、转变教育观念
1. 关注全面发展
   重新定义成功: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的成长是多维度的,成功不应仅仅局限于学业成绩。除了学习,孩子在品德修养、身体素质、艺术素养、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同样重要。例如,一个善于与人交往、富有同情心且具备良好团队协作能力的孩子,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和职场中也能取得成功。
   尊重个性差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兴趣爱好。家长应避免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而是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比如有的孩子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虽然他可能在数学学习上表现一般,但在艺术领域却有着独特的创造力,家长要鼓励孩子在自己擅长和热爱的方向发展。
2. 理解成长规律
   认识身心发展阶段: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阶段的孩子更注重直观形象的事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家长不能期望孩子长时间坐在书桌前学习。中学阶段的孩子则开始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家长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在适当引导的同时给予足够的自主空间。
   接受成长的渐进性: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无论是知识的获取还是技能的掌握都需要时间。就像学习一门外语,不可能一蹴而就,家长要有耐心,不能因为孩子短期内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就过度焦虑。

二、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
1. 高质量陪伴
   投入时间与精力:家长要抽出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这种陪伴不是简单地坐在孩子身边,而是要全身心地投入。例如,在和孩子一起阅读时,可以互相分享书中的故事和感受;一起运动时,互相鼓励,增进亲子关系。
   创造互动机会:可以通过玩游戏、做手工等方式增加与孩子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情绪变化。比如玩猜谜语游戏时,既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又能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
2. 注重习惯培养
   学习习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定期复习和预习等。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每天放学后先列出作业清单,按照难易程度安排完成顺序,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成长也至关重要。例如,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孩子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家长可以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早睡早起,让孩子在健康的生活节奏中成长。

三、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1. 与学校有效沟通
   积极主动联系:家长要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定期参加家长会,主动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沟通,分享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
   理解支持学校工作: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有其专业的规划和安排。家长要理解和支持学校的“双减”政策实施,例如学校减少书面作业量,增加实践活动,家长应积极配合,鼓励孩子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实践活动,如科学实验、社区调研等。
2. 利用社会资源
   社区活动:社区经常会组织各种有益的活动,如文化讲座、志愿服务、亲子活动等。家长可以带着孩子积极参加这些活动,拓宽孩子的视野,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课外机构的正面引导:虽然“双减”对课外培训机构进行了规范,但仍有一些合法合规且具有积极教育意义的机构存在,如一些提供艺术、科技等兴趣培养的机构。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性地让孩子参加,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1 20:27 , Processed in 0.09095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