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新课标下体育课未达标,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破解:
一、体能提升方面
1. 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
分析短板:先确定自己未达标的具体项目,是耐力(如1000米/800米跑)、力量(如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还是柔韧性(坐位体前屈)等。例如,如果是引体向上不达标,说明上肢力量薄弱。
针对性训练:根据短板制定详细计划。对于上肢力量不足的情况,可以每周安排3 4次训练,包括俯卧撑(每次3组,每组10 15个)、哑铃臂弯举(每组8 12次,3组)等练习,逐步增强上肢力量。
2. 增加日常活动量
利用碎片时间:在课间休息时,不要总是坐着,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踮脚尖、深蹲等。每次课间休息做2 3分钟,积少成多,有助于提高体能。
步行上下学:如果距离学校不是很远,尽量选择步行上下学,增加日常的运动量。途中还可以适当加快步伐,进行快走练习,提高心肺功能。
3. 融入趣味运动
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如果觉得传统的体育锻炼枯燥,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如跳绳、踢毽子等具有一定趣味性的项目,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训练。例如,进行一分钟跳绳比赛,每次训练5 6组,组间休息1分钟,逐渐提高跳绳速度和耐力。
二、技能提高方面
1. 寻求专业指导
请教体育老师:向体育老师请教未达标项目的技术动作要领。例如,在篮球投篮项目中,如果命中率不达标,老师可以指出投篮姿势、发力顺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参加课外辅导班:如果学校的指导时间有限,可以参加校外的体育辅导班,由专业教练进行更细致的技术指导。比如,针对羽毛球技术的提升,课外班教练可以通过视频分析、现场纠正等方式,帮助提高发球、接球等技术。
2. 观看教学视频
网络资源利用:在互联网上搜索与未达标体育项目相关的教学视频,许多专业运动员或教练会分享详细的技术讲解和训练方法。例如,在学习体操动作时,可以观看奥运会体操运动员的训练视频,仔细观察他们的动作细节,然后进行模仿练习。
对比分析:将自己的动作录制下来,与教学视频中的标准动作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并加以改进。这种视觉对比能够更直观地发现问题,有助于提高技能水平。
三、心理调适方面
1. 设定合理目标
分解目标:不要将达标记为一个遥不可及的大目标,而是分解成小目标。比如,在长跑训练中,如果目前距离达标还有较大差距,可以先设定每周提高一定的跑步距离或缩短一定的跑步时间的小目标,逐步向最终达标迈进。
关注进步:每次达到小目标后,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例如,当成功提高了100米的长跑成绩后,告诉自己“我在进步,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达标”。
2. 克服恐惧心理
正面激励:如果因为之前的失败经历而对某些体育项目产生恐惧心理,要学会给自己正面的激励。比如,对于曾经在跳高项目中受伤而不敢再尝试的情况,可以告诉自己“那次只是意外,我已经做好了准备,这次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渐进式挑战:从较低难度开始重新接触该项目,逐渐克服恐惧。例如,先从较低的跳高横杆高度开始练习,成功跳过几次后,再逐步增加高度,逐步重建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