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春主题

网络"交友"警惕间谍 这样的"兼职"可能泄密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前天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网络时代,间谍活动可能以看似平常的“交友”“兼职”形式悄然渗透,需要我们高度警惕:

一、网络交友中的间谍风险
1. 情感诱导
   间谍可能伪装成有魅力、善解人意的网友,通过长时间的情感交流,逐步获取目标对象的信任。例如,他们会在聊天中关心对方的工作、生活情况,看似不经意地询问一些工作细节,如在某国防相关企业工作的人员,可能会被问到公司近期的项目进展、有没有新的技术突破等内容。
   一旦目标对象陷入这种虚假的情感关系中,就容易在不经意间透露敏感信息。
2. 信息收集
   间谍会利用网络交友平台广泛撒网,寻找可能接触到机密信息的人员。这些人员可能来自政府部门、军事单位、科研机构或者涉及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企业。
   他们会收集目标对象的社交关系、工作单位、日常活动范围等信息,构建一个信息网络,以便进一步挖掘有价值的机密情报。

二、看似诱人的“兼职”背后的泄密风险
1. 高额报酬诱饵
   间谍组织常常以高额报酬为诱饵吸引目标人员参与所谓的“兼职”工作。例如,一些间谍会在网上发布招聘兼职数据录入员、调研员之类的信息,声称工作轻松、报酬丰厚。
   然而,这些“兼职”工作实际上可能是要求参与者收集特定的情报信息,如对某一地区军事设施的观察记录、对特定科研项目相关人员的信息调研等。很多人在利益的诱惑下,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危险性,从而陷入间谍陷阱。
2. 披上合法外衣
   有些间谍活动伪装成市场调研、社会调查等合法形式的“兼职”。例如,要求“兼职者”对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企业的业务范围、技术研发方向等进行调查,表面上是为了商业研究,但实际上可能是为了获取涉及国家安全的技术情报。
   参与者可能会被要求拍摄园区内企业的外观、周边环境等照片,或者收集企业员工的公开资料,但这些看似普通的信息可能会被拼凑起来,形成对国家安全有危害的情报。

为了防范网络交友中的间谍风险和避免因“兼职”泄密,公民应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不随意透露敏感信息,对可疑的交友对象和“兼职”机会保持警惕,一旦发现间谍行为应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2 02:52 , Processed in 0.05433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