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春主题

亚洲杯预选赛:中国男篮赛前训练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昨天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男篮在亚洲杯预选赛赛前的训练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

一、训练的目的
1. 战术磨合
   在亚洲杯预选赛这样的赛事中,球队需要针对不同对手制定战术。例如,针对防守强硬、擅长联防的球队,中国男篮可能会在训练中着重练习破联防的战术,像通过球员的穿插跑位、外线的传导球寻找内线的空切机会等。通过不断的训练,让球员们熟悉各种战术配合,提高战术执行的准确性。
   教练组会根据现有的球员阵容特点来打造战术体系。如果球队中有出色的内线球员,如易建联(假设健康状态下),就会设计更多以内线为轴的进攻战术,像高低位配合,内线球员接球强攻或者策应传球给外线空位射手等。
2. 体能储备
   亚洲杯预选赛的赛程相对密集,多场比赛间隔较短。高强度的训练有助于提升球员的体能水平,让球员们能够适应这种密集赛程下的高强度对抗。例如,进行间歇跑训练,模拟比赛中的高强度冲刺和短暂休息交替的情况,提高球员的无氧耐力。
   力量训练也是体能储备的重要部分。球员通过增强上肢、下肢和核心力量,可以在对抗中更好地保持身体平衡,完成投篮、篮板球争抢等动作。像周琦等内线球员通过加强力量训练,在篮下对抗中更具优势,不易被对手轻易挤开位置。
3. 熟悉比赛环境
   在比赛地进行赛前训练,可以让球员们适应场地的灯光、地板摩擦力等条件。不同的比赛场馆灯光强度和角度可能会影响球员的投篮视线,而地板的摩擦力大小则会对球员的启动、急停和变向产生影响。
   提前适应比赛地的气候环境同样重要。如果比赛地气候炎热潮湿,球员们需要在训练中逐渐适应这种环境,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和呼吸节奏,以避免在比赛中出现体能消耗过快、中暑等情况。

二、训练的内容
1. 个人技术训练
   投篮训练
     球员会进行定点投篮练习,包括三分线外的各个位置,如底角、45度角和弧顶。每个位置设定一定的投篮次数和命中率要求,像在三分线弧顶进行10组,每组10次投篮,要求命中率达到一定水平。
     还会进行移动投篮训练,模拟比赛中的接球投篮和运球后的急停跳投情况。例如,球员在三分线外通过快速的横向移动接球后立即投篮,或者运球突破一步急停跳投,这种训练有助于提高球员在比赛中的投篮稳定性。
   运球和传球训练
     运球方面,包括高运球、低运球、体前变向运球、背后运球和胯下运球等基本运球技术的强化训练。球员会进行一对一的运球对抗练习,以提高在对手紧逼防守下的运球能力。
     传球训练注重准确性和隐蔽性。进行长传、短传、击地传球等练习,如在全场范围内进行长传快攻练习,提高球员之间的传球默契和快速转移球的能力。
2. 团队配合训练
   进攻配合训练
     挡拆配合是重点训练内容之一。内线球员与外线球员之间进行挡拆,然后根据防守球员的换防或延误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如外线球员的突破上篮或者传球给顺下的内线球员,或者外线球员借助挡拆后的空位投篮。
     传切配合训练也不可或缺。球员通过快速的传球和切入,打乱对手的防守阵型。例如,前锋球员将球传给后卫后,立即切入篮下,后卫再及时将球传回给切入的前锋完成进攻。
   防守配合训练
     人盯人防守训练,强调防守球员对自己防守对象的紧密跟随,保持正确的防守姿势,干扰对方的接球和投篮。同时,注重防守的轮转,当队友被对手挡拆后,及时进行换防或者补防。
     区域联防训练则是针对特定区域的防守协作。例如,2 3联防,要求内线球员保护篮下区域,外线球员负责防守三分线外的区域,球员之间相互协作,保持防守的整体性,防止对手的突破和外线投篮。

三、训练的影响因素
1. 球员伤病情况
   如果有重要球员受伤,会对训练计划产生较大影响。例如,当球队的主力后卫受伤时,训练中可能会调整战术体系,更多地培养其他后卫球员的组织和进攻能力,同时在训练强度上也需要适当调整,避免其他球员因过度训练而受伤。
   对于受伤球员,会有专门的康复训练计划与球队整体训练计划相协调。如郭艾伦如果在赛前受伤,他会在队医和康复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从简单的关节活动、肌肉力量恢复开始,逐步向有球训练过渡,而球队的其他球员在训练中也需要适应没有郭艾伦在场时的战术安排。
2. 对手特点分析
   在亚洲杯预选赛中,不同对手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如果对手是一支以外线进攻为主的球队,中国男篮在训练中会加强对外线防守的针对性训练,如提高对三分线外球员的紧逼防守、对对方外线核心球员的包夹防守等。
   如果对手内线实力较强,训练中就会重点强化内线的防守和篮板球保护。例如,增加内线球员的对抗性训练,提高对内线强攻的防守技巧,同时加强前锋球员的协防意识和能力,确保内线不会被对手轻易打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2 13:44 , Processed in 0.0882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