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春主题

暴雨中的105小时:这部作品如何以“用户视角”征服中国新闻奖评委?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1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暴雨中的105小时》可能以“用户视角”征服评委的一些方式:

一、选题贴近用户关注焦点
1. 民生相关性
   暴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会对广大民众的生活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如洪涝灾害威胁生命安全、损坏房屋、影响交通出行等。这个选题直接关乎民众的切身利益,容易引起用户的广泛关注。
2. 社会热点捕捉
   在灾害频发的当下,有关灾害应对、救援以及受灾群众生活保障等内容都是社会热点话题。该作品聚焦暴雨中的情况,从用户关心的城市应急管理、社会互助等角度切入,满足了用户了解社会热点事件真相和发展态势的需求。

二、内容呈现满足用户体验
1. 故事化叙事
   构建情节
     作品可能采用了故事化的讲述方式,将105小时内发生的事件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有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例如,从暴雨来临前的预警,到暴雨中的危险场景,再到救援力量的介入以及受灾群众的自救和互助,最后到暴雨渐停后的重建等情节的构建,让用户像读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一样,沉浸其中。
   人物刻画
     通过刻画在暴雨中的各类人物形象,如勇敢的救援人员、坚强的受灾群众、尽责的基层干部等,使故事更加生动鲜活。这些人物的故事和经历能够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因为用户可以从这些人物身上看到人性的光辉,感受到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勇气和力量。
2. 多媒体融合呈现
   视觉效果
     运用多种媒体形式,如图片、视频、动画等,为用户提供丰富的视觉体验。在报道暴雨时,可能有洪水汹涌的震撼画面、救援现场紧张忙碌的视频等,这些直观的视觉元素能够让用户更真切地感受到暴雨的严重性和救援的紧迫性。
   交互性元素
     如果作品包含了交互性内容,如地图标注受灾地点、救援路线,或者用户可以点击查看不同阶段的详细报道等,这种交互性可以让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获取信息,增强了用户对内容的掌控感和参与感。

三、时效性与深度兼顾以吸引用户
1. 及时报道
   在暴雨事件发生期间就进行连续的、及时的报道。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希望第一时间了解暴雨的最新情况,如降雨量、受灾范围的扩大、救援进展等。作品及时的更新能够满足用户获取即时信息的需求,使用户觉得可以依赖这个报道来掌握事件动态。
2. 深度挖掘
   不仅仅是简单地报道事件表象,还深入挖掘背后的原因,如城市排水系统的问题、灾害预警机制的有效性、救援力量的协调等。这种深度报道可以让用户对暴雨事件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满足了用户对信息深度的要求,尤其是那些希望深入探究事件本质的用户。

四、情感共鸣与价值传递赢得用户认可
1. 情感共鸣
   作品在报道中能够传达出受灾群众的恐惧、希望,救援人员的使命感等情感。例如,描述受灾群众在被困时的无助和对救援的期待,当救援到来时的激动与感恩等情感细节,容易触动用户内心的柔软之处,使他们感同身受,进而产生情感共鸣。
2. 价值传递
   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如生命至上、团结互助、社会责任等。在报道中突出救援人员不顾危险救人、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帮助受灾群众等内容,这些正面的价值取向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能够得到用户的认同,让用户觉得作品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积极价值观的弘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2 17:00 , Processed in 0.07054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