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春主题

“一带一路”农业科技合作揭新篇 中国缓控释肥技术助力全球粮食安全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1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一带一路”与农业科技合作的背景

1. “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促进贸易、投资、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农业领域,沿线国家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农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粮食安全问题等。
   农业是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产业,农业的稳定发展对这些国家的经济、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至关重要。通过农业科技合作,可以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应对全球性的农业问题。

2. 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与挑战
   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到2050年预计将达到近100亿人。确保足够的粮食供应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同时,气候变化、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对粮食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部分国家,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相对落后,如施肥技术不合理,导致肥料利用率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影响了粮食产量和质量,进而威胁粮食安全。


二、缓控释肥技术的特点与优势

1. 缓控释肥技术原理
   缓控释肥是通过各种调控机制使其养分最初释放延缓,延长植物对其有效养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使其养分按照设定的释放率和释放期缓慢或控制释放的肥料。
   例如,采用包膜技术将肥料颗粒包裹起来,通过包膜材料的性质来控制养分的释放速度。包膜可以是有机材料如树脂,也可以是无机材料如硫磺等。
2. 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
   提高肥料利用率
     传统肥料由于养分释放速度快,容易造成养分流失。而缓控释肥能够根据作物生长需求缓慢释放养分,使肥料利用率显著提高。一般来说,传统氮肥的利用率在30% 35%左右,而缓控释肥的氮肥利用率可提高到40% 50%甚至更高。
   减少施肥次数
     作物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可以持续获得稳定的养分供应,不需要像传统施肥那样频繁施肥。这不仅节省了劳动力成本,而且减少了因多次施肥造成的土壤压实等不良影响。
   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缓控释肥减少了养分淋溶和挥发损失。例如,传统氮肥中的铵态氮容易挥发到大气中,硝态氮容易随雨水淋溶到土壤深层或进入水体,而缓控释肥能够有效控制养分释放,降低了土壤和水体中的氮、磷等养分的流失,从而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


三、中国缓控释肥技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推广与影响

1. 技术推广情况
   中国的缓控释肥技术已经在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推广。例如,在东南亚的越南、泰国等国家,中国企业与当地农业部门和企业合作,开展缓控释肥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
   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国家,通过技术援助和商业合作的方式,将缓控释肥技术引入当地农业生产。中国企业向当地农民提供缓控释肥产品,并培训他们正确的施肥技术和管理方法。
2. 对当地粮食安全的积极影响
   提高粮食产量
     在泰国的水稻种植试验中,使用缓控释肥的稻田相比传统施肥方式,水稻产量提高了10% 15%。在埃塞俄比亚的小麦种植中,缓控释肥的应用使得小麦产量平均提高了约8% 12%。这主要是因为缓控释肥能够为作物提供持续、均衡的养分供应,满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改善土壤质量
     长期使用缓控释肥可以减少土壤中养分的过度积累和流失,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例如,在越南的一些果园中,使用缓控释肥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得到提高,为可持续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土壤基础。
   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缓控释肥技术的推广减少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在肯尼亚的花卉种植产业中,采用缓控释肥技术后,不仅花卉产量和品质得到提升,而且减少了因过量施肥对周边水体和土壤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利于农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展望

1. 面临的挑战
   技术适应性调整
     不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作物种类差异较大,需要对缓控释肥技术进行适应性调整。例如,在干旱地区需要考虑肥料在低水分条件下的释放特性,在酸性土壤或碱性土壤中需要确保包膜材料的稳定性等。
   成本与市场接受度
     目前缓控释肥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导致产品价格较传统肥料偏高。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民的购买力有限,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以提高市场接受度。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缓控释肥的优势,从而愿意采用这种新型肥料。
2. 发展机遇
   政策支持与合作潜力
     “一带一路”倡议为农业科技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各国政府可以通过双边或多边合作协议,加大对缓控释肥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同时,随着沿线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对先进农业技术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缓控释肥技术的合作潜力巨大。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不断的科技创新有望进一步改进缓控释肥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性能。例如,研发新型的包膜材料和制造工艺,可以提高肥料的控释效果并降低生产成本。中国在缓控释肥技术研发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可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技术创新成果,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共同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2 23:06 , Processed in 0.04707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