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棉主题

潮州深化文化传承保护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5-15 19: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潮州在深化文化传承保护方面举措丰富且全面,涵盖政策法规、文物保护、非遗传承、文旅融合、文化传播与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以下是对其主要举措的详细梳理: 一、完善文化保护政策法规体系通过制定规划条例与专项方案,为文化保护提供法律与政策支撑:  规划条例:自1986年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先后出台《潮州名城保护详细规划》《潮州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潮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文件,以法律形式明确保护特色地貌、自然景观和城市空间环境。  专项方案:印发《加强潮州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工作方案(2024-2025年)》,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目标,强化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延续城市文脉。 二、加强文物保护与修缮创新机制、推进项目、强化管理,全方位守护物质文化遗产:  创新保护机制:启动“百家修百厝(祠)”工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筹集资金;成立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含古建专家),启用老匠人参与古城修缮,确保专业性与传统工艺传承。  推进重点项目:    - 笔架山潮州窑遗址公园建设,开展Y10号窑周边考古发掘,挖掘历史价值。    - 推进镇海楼续建工程、百花台民俗文化综合体等项目,丰富文化空间。  强化日常管理:    - 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第四批历史建筑调查,完善保护名录。    - 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日常巡查管理制度,确保文物安全。 三、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从土壤培育、模式创新到展演推广,多维度激活非遗生命力:  培育非遗土壤:    - 组织公益活动,支持传承人举办非遗传承培训班,加强梯队建设。    - 推动“非遗进校园”,邀请传承人担任客座教授,编撰教材,从青少年抓起。  创新发展模式:    - 借助数字化技术赋能非遗,探索“非遗+文创”“非遗+文物”等跨界融合,提升市场活力。  开展非遗展演:    - 常态化在文物点举办非遗展示展演,深化“潮玩古城”品牌。    - 在春节、国庆等节假日举办非遗主题文旅活动,增强公众参与感。 四、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以IP打造、项目建设、服务提升为抓手,推动“文化资源”向“旅游优势”转化:  打造旅游形象IP:    - 推广古城旅游IP“府楼猴”,以古城为核心,构建“古城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六大文旅品牌,拓展全域旅游格局。  推动文旅项目建设:    - 启动古城街区改造提升项目,以“海阳县儒学宫”“潮州影剧院”为核心,重构宋代美学生活场景,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区。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 健全文旅行业信用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商品、住宿业)与交通治堵。    - 加强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打造城乡文化新空间,优化服务体验。 五、加强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通过媒体宣传与对外交流,扩大潮州文化影响力:  媒体宣传:    - 坚持“跳出潮州宣传潮州”,与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合作,推动“就是这么潮”等对外推广项目,提升曝光度。  对外交流:    - 组织潮剧出国展演、“錾纸铰花”剪纸精品国内外巡回展览,向世界展示潮州文化独特魅力。 六、培养文化保护人才充实专家库与培育讲解队伍,为文化保护提供智力支持:  充实专家库:吸纳规划、建筑、文物、非遗等领域优秀人才,借助专家力量为古城发展提供专业指导。  培育讲解导游队伍:通过举办培训班、比赛等方式,打造优质文化讲解员与导游队伍,提升文化传播专业性。 总结:系统性保护与创新性发展并重  潮州的文化传承保护举措体现了“立法先行、多方参与、活化利用、全域传播”的特点:既通过法律与政策筑牢保护根基,又借助社会力量与技术创新激发文化活力;既深耕本土文化内涵,又以文旅融合与对外交流扩大影响力,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典型范例。
回复

举报

红棉主题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5-25 02:30 , Processed in 0.18904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