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连城:非遗活化古村落 文旅跨界焕新生》
一、连城古村落概况
连城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这里有着众多古村落。这些古村落犹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闽西大地之上。古村落建筑风格独特,多为明清时期的客家建筑,如培田古民居。这些建筑以其精巧的布局、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砖雕工艺而闻名。古村落中还保留着传统的街巷格局,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串联起一座座古老的宅院,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变迁。
二、非遗资源丰富
1. 传统技艺类
连城的连史纸制作技艺堪称一绝。连史纸质地洁白如玉、薄如蝉翼,素有“纸中丝绸”“千年寿纸”的美誉。它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从砍竹、削皮、浸泡、发酵到抄纸、烘干等,有72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工匠们的精心操作,这一技艺传承了数百年,蕴含着古人的智慧。
还有连城地瓜干制作技艺。连城地瓜干以当地优质地瓜为原料,经过蒸煮、晾晒、压制等多道工序。独特的制作工艺使地瓜干保留了地瓜的香甜,口感软糯,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美食。
2. 民俗文化类
游大龙是连城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每逢正月,村民们会制作长达数百米的大龙,龙身由一节节的竹篾骨架和彩色纸糊成。游大龙时,需要众多青壮年抬着大龙在村落中巡游,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场面十分壮观。这一民俗活动不仅体现了村民对龙图腾的崇拜,也反映了当地的团结协作精神。
芷溪花灯也是连城的特色民俗。芷溪花灯造型独特,结构复杂,融合了绘画、剪纸、刺绣等多种民间工艺。每一盏花灯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在节日期间点亮,为古村落增添了浓郁的节日氛围。
三、非遗活化与古村落旅游的融合
1. 体验式旅游产品的打造
在古村落旅游开发中,将连史纸制作技艺融入其中。游客可以亲自参与连史纸的制作过程,从挑选竹料开始,到体验抄纸的乐趣,最后带走自己亲手制作的连史纸作品。这种体验式旅游产品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非遗文化,同时也增加了旅游的趣味性。
对于连城地瓜干制作技艺,一些古村落开设了地瓜干制作体验工坊。游客在这里可以学习地瓜干的传统制作方法,品尝新鲜出炉的地瓜干,还可以购买作为伴手礼。这不仅推广了连城地瓜干,也为古村落旅游增添了美食体验的元素。
2. 民俗活动成为旅游吸引物
游大龙和芷溪花灯等民俗活动被纳入古村落旅游的重要项目。在旅游旺季或者传统节日期间,组织游大龙表演,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这一壮观的民俗活动,甚至参与其中,如帮忙抬龙身或者在巡游队伍中体验当地的民俗氛围。
芷溪花灯则通过举办花灯展览和制作工坊的形式,让游客欣赏到精美的花灯作品,同时学习花灯制作工艺。这些民俗活动的展示,使古村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亮点。
3. 古村落建筑与非遗展示空间的融合
在古村落的传统建筑中设置连史纸博物馆、地瓜干文化展示馆、民俗文化展厅等。例如,利用培田古民居中的一些闲置宅院,展示连史纸的历史渊源、制作工具和精美成品。通过古色古香的建筑环境,为非遗展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也让古村落的建筑得到了新的利用价值。
四、文旅跨界带来的新生机
1. 经济发展方面
古村落旅游与非遗的融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旅游人数的增加直接拉动了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繁荣。当地村民开设农家乐、民宿,为游客提供特色美食和舒适的住宿环境。另一方面,非遗产品的销售也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连史纸、连城地瓜干等特色产品随着游客的传播,市场不断扩大。
2. 文化传承方面
文旅跨界使非遗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承。以前,连史纸制作技艺等非遗面临着传承人的断层问题,随着旅游开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并学习这些技艺。游客的到来也促使当地更加重视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于民俗活动的组织更加规范,传统技艺的传承体系也更加完善。
3. 古村落保护方面
旅游的发展为古村落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随着古村落知名度的提高,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古村落保护的投入也在增加。用于古村落建筑的修缮、基础设施的改善等,使得古村落能够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既保留了传统的风貌,又适应了现代旅游发展的需求。
龙岩连城通过非遗活化古村落,实现了文旅跨界融合,在经济、文化和古村落保护等多方面都迎来了新的生机,为其他地区的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