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春主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从5方面支持民企发展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国家发展改革委从以下5个方面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

一、政策环境方面
1. 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
   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不断缩减清单事项,减少各种隐性壁垒,除清单明确禁止的领域外,都允许民营企业平等进入。例如,在一些传统上由国有企业主导的行业,如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铁路建设运营等领域,逐步放开市场准入限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
   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系统排查、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畅通市场主体对隐性壁垒的反馈渠道,并强化典型案例的通报和整改。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民营企业在进入市场过程中遇到的不合理限制,如某些地方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对民营企业设置的特殊资质要求或歧视性条款等问题。

2. 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
   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民营企业信贷投放。通过政策引导,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民营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融资需求,开发适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创新模式,解决民营企业缺乏传统抵押物情况下的融资难题。
   拓展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同时,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发展,为民营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选择。比如,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更为便捷、低成本的股权融资平台,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成长。

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
1. 落实好各项惠企政策
   推动政策精准直达。通过大数据、信息化手段等,确保民营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和享受国家出台的各类减税降费、财政补贴、产业扶持等政策。例如,利用税收征管系统和企业服务平台,将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与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精准匹配,并主动推送优惠信息,避免企业因信息不对称而错过政策红利。
   建立健全涉企政策评估机制。对已出台的政策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政策在民营企业中的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等,以便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比如,对于一些补贴政策,评估其是否真正惠及到有需要的民营企业,补贴的额度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申请程序过于繁琐等问题。
2. 强化民营企业法治保障
   推动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法律制度,确保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例如,在企业产权界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制定更为细致、严格的法律条款,防止民营企业的合法财产被侵占或侵犯。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严肃查处侵犯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行为,如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行政乱作为、经济纠纷中的不公正司法裁判等问题,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三、推动转型升级方面
1. 支持民营企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鼓励民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民营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例如,在传统制造业领域,支持民营企业引入智能制造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引导民营企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优化生产流程、创新商业模式。如一些传统服装制造企业利用电商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定制生产。
2. 培育民营经济新兴动能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在“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中,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合作、跨区域投资经营等。例如,民营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开展贸易往来等,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培育一批民营科技领军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持等方式,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营科技领军企业,带动民营经济在新兴产业中的发展壮大。比如在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领域,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

四、引导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
1. 引导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引导民营企业通过产业投资、就业帮扶、消费扶贫等方式,助力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例如,一些农业产业化民营企业在贫困地区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带动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就业。
   推动民营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教育、医疗、环保等社会公益领域,倡导民营企业积极捐款捐物、设立公益基金、开展志愿服务等,提升民营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社会价值。
2. 加强民营经济发展监测分析
   构建民营经济监测指标体系。通过收集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市场需求、创新投入等多方面的数据,建立全面、科学的监测指标体系,准确把握民营经济的发展态势。
   深入分析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监测数据和实际调研情况,及时研究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在国际贸易摩擦背景下民营企业出口面临的挑战等,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五、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方面
1. 健全政企沟通协商制度
   建立规范化机制。明确政府与民营企业沟通的渠道、方式、频率等,例如定期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政府官员与民营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解答企业关心的政策问题。
   拓展沟通平台。除了传统的座谈会形式,还利用互联网平台、企业服务热线等多种方式,方便民营企业随时反映问题、提出诉求,提高政企沟通的效率和效果。
2. 弘扬企业家精神
   加强对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宣传表彰。通过举办企业家论坛、评选优秀企业家等活动,对在创新、创业、社会责任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民营企业家进行宣传推广,树立民营企业家的正面形象,激励更多民营企业家积极进取。
   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在社会舆论、文化建设等方面,倡导尊重企业家的劳动成果和社会贡献,让民营企业家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安心创业、放心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4 05:45 , Processed in 0.07448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