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在民生保障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了四方面10条政策举措。具体如下: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 社保全面开放:全面取消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将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纳入保障体系。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推行“多缴多得”激励机制。 低收入群体精准帮扶:制定全国统一的低收入人口认定标准,动态调整低保与最低工资。实施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行动,建立劳动伤害帮扶机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 打破属地限制:基本公共服务逐步调整为按常住地提供,人口流入城市需制定“一城一策”方案。推动农业转移人口享有迁入地户籍同等权利,灵活就业人员可参加住房公积金。 县域资源整合:以县域为单位统筹医疗、教育资源,推动人才向基层流动。婚姻登记等高频事项实现全国通办,取消户籍地限制。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 教育资源扩容提质:5年内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全覆盖,新建/改扩建1000所优质高中。扩大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高等教育资源向中西部人口大省倾斜。 医疗强基工程: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推动城市三甲医院资源下沉。制定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完善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 社区便民服务:支持养老、托育、助残等普惠服务进社区,允许租赁普通住宅设服务网点。 公共空间改造:全面推进城乡设施适老化、适儿化及无障碍改造。 文体服务延伸:鼓励博物馆、图书馆夜间开放,建设多功能运动场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