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工程重点在哪,监督重点就在哪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4 11: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工程重点在哪,监督重点就在哪”这一理念深刻体现了工程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核心在于让监督工作紧密围绕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和核心要务展开,以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效益等目标得以实现。以下从工程不同阶段的重点及对应的监督重点展开分析: 一、工程前期准备阶段:规划与合规是重点# 工程重点项目审批与合规性: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审批、土地使用许可、规划许可等手续的完整性和合法性。设计方案合理性:设计是否符合项目功能需求、技术标准以及相关规范,是否考虑了安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招投标管理:确保招投标过程公开、公平、公正,防止围标、串标等违规行为,选择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施工、监理单位。# 监督重点合规性审查:监督项目审批文件是否齐全,是否存在未批先建等违规行为。设计文件审核:审查设计图纸、技术参数等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是否存在设计缺陷。招投标监督:全程跟踪招投标流程,检查投标单位资质、评标过程是否合规,确保中标单位资质与项目要求匹配。 二、工程施工阶段:质量与安全是核心# 工程重点施工质量控制:原材料与构配件的质量(如钢筋、混凝土等)、施工工艺(如地基处理、主体结构施工)、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安全管理: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如脚手架搭设、高空作业防护)、施工机械安全操作、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及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施工进度管理:是否按照施工进度计划推进,关键节点(如基础完工、主体封顶等)是否按时完成,是否存在因资源调配、设计变更等因素导致的工期延误。成本控制:工程预算执行情况、现场签证与变更的合理性,防止超预算施工。# 监督重点质量监督:    - 原材料与构配件: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样送检,核查质量证明文件,杜绝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    - 施工工艺:现场检查施工过程是否按方案执行,如混凝土浇筑的振捣工艺、钢筋焊接的质量等,对隐蔽工程(如地基、管线预埋)进行验收,未经验收不得隐蔽。    - 质量验收:参与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如裂缝、渗漏等)要求限期整改。安全监督:    - 日常巡查:检查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到位,如临边防护、用电安全、施工机械的安全装置等。    - 专项检查:针对高风险作业(如深基坑、高支模、起重吊装)进行专项安全检查,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措施。    - 安全隐患整改: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如脚手架搭设不规范、工人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下达整改通知,跟踪整改结果,防止安全事故发生。进度与成本监督:    - 进度跟踪:对比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分析延误原因,督促施工单位采取赶工措施(如增加人员、设备投入)。    - 变更管理:审核工程变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评估变更对工期和成本的影响,防止因变更导致造价失控。 三、工程验收与交付阶段:功能与合规性收尾# 工程重点竣工验收:各分项工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工程质量是否符合验收标准,功能是否满足使用需求(如给排水、电气系统运行是否正常)。资料归档:工程技术资料(如设计图纸、施工记录、验收报告等)是否完整、准确,符合归档要求。缺陷整改与保修:对验收中发现的质量缺陷进行整改,明确保修范围和期限,确保工程交付后正常使用。# 监督重点验收过程监督:参与竣工验收,检查验收程序是否合规,验收标准是否严格执行,对存在的质量问题督促整改到位。资料审核:核查工程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如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材料检测报告等,确保资料与工程实体一致。保修责任落实:监督施工单位履行保修义务,对保修期内的质量问题及时处理,保障建设单位和用户的权益。 四、工程监督的关键原则与方法# 原则全过程覆盖:从项目立项到交付使用,监督工作贯穿工程全生命周期,确保每个阶段的重点都能得到有效管控。问题导向:针对工程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常见问题(如偷工减料、违规操作)制定监督计划,提高监督的针对性。责任压实:明确建设、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的主体责任,通过监督检查促使各单位履职尽责。# 方法日常巡查与专项检查结合:日常巡查覆盖施工现场常规问题,专项检查针对重点部位(如深基坑、高边坡)和关键环节(如混凝土浇筑)。技术手段辅助:利用检测仪器(如钢筋扫描仪、混凝土强度检测仪)进行实体质量检测,通过BIM技术等信息化手段辅助监督进度和施工方案。闭环管理:对发现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要求参建单位限期整改并反馈结果,形成“检查-整改-复查”的闭环,确保问题不遗留。 总结工程监督的重点始终与工程建设的核心目标同步,通过精准聚焦各阶段的关键任务(如前期合规、施工质量安全、后期验收),以科学的监督方法和严格的责任落实,保障工程建设优质、安全、高效推进。这种“哪里是重点,哪里就有监督”的模式,是防范工程风险、实现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6 10:13 , Processed in 0.0873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