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民俗河灯点亮夜色 江西瑞昌举办河灯节展现非遗魅力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5 02: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西瑞昌范镇河灯节于6月13日(农历五月十八)璀璨启幕,以六百年非遗魅力点亮夏夜,吸引数万民众参与。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场被誉为“送船”的民俗活动,通过放河灯、祭龙仪式、非遗展演等形式,生动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力。 千年民俗,仪式感里的家国情怀河灯节起源于元末明初,最初是蔡氏家族敬奉祖先的仪式,如今演变为集悼亡、祈福于一体的民俗盛典。夜幕下,市级非遗传承人周新妹带领村民唱起“孝亲歌”,以歌声倡导忠孝文化;随后祭龙仪式庄严上演,龙船、祭祀船、运粮船依次入水,象征对先人的缅怀与对五谷丰登的祈愿。最动人的是放河灯环节,近800盏手工荷花灯随波摇曳,烛光映照着岸边老少的脸庞——远嫁的姑娘回乡团聚,孩童捧着河灯许下心愿,游子借灯光寄托乡愁,点点星火串联起家族记忆与乡土情感。 非遗邂逅时代,传统焕发新生机今年河灯节恰逢第20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瑞昌市借机搭建非遗展示舞台:剪纸旗袍秀《传承》、瑞昌采茶戏、地盘舞等非遗节目轮番上演,各县非遗项目展区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文化魅力。值得关注的是,组织者不仅保留“泼水洗街”“龙王赐福”等传统环节,还融入灯光秀、烟花汇演,让古老河道变身光影剧场。周新妹透露,如今河灯种类从单一荷花灯拓展至战船、战马等造型,筹备期更吸引村民白天务农、夜晚共聚扎灯,形成“生产+传承”的生活场景。 守护与创新,非遗传承的“瑞昌路径”近年来,瑞昌通过“非遗+教育”“非遗+旅游”探索活态传承:河灯节走进中小学,孩子们学习扎灯、唱孝亲歌;文旅融合推出“河灯夜游”线路,带动周边民宿、特产销售。数据显示,瑞昌已四度获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非遗项目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引擎。正如范镇镇长所言:“河灯不仅是思念的载体,更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当年轻人在放灯时听懂‘孝亲歌’的含义,非遗便真正活在了民间。”这场流淌的非遗盛宴,让瀼溪河水成为文化传承的“活态史书”——六百年时光里,河灯的烛光从未熄灭,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中国人对血脉的敬畏、对美好的向往。如今,瑞昌河灯节正以“可参与、可体验、可传承”的姿态,让非遗从名录走进生活,照亮更深远的文化未来。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5 23:37 , Processed in 0.08185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