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创新驱动 商业航天产业"破局"规模化发展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5 21: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关于创新驱动商业航天产业“破局”规模化发展的相关内容: 技术创新是核心驱动力降低成本:例如星河动力采用3D打印成型方案制造火箭发动机,将生产周期从6个月缩短到1个月以内,造价成本降至原来的十分之一,重量还减轻了一半。同时,通过取消舱段的四级集成设计,减轻火箭重量,增加卫星运载能力,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性能与效率:东方空间的引力二号液体可回收火箭,可将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力提升到15至20吨;蓝箭航天朱雀三号采用液氧甲烷动力,被誉为商业火箭的“绿色标杆”,并完成了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拓展应用场景:如“珞珈一号”科学实验卫星专注于夜光遥感,为用户绘制“夜经济热力图”;云遥气象星座每天可向中国气象局提供约1.5万条掩星廓线产品,用于数值预报、全球台风监测等。 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模式变革产业集聚发展:北京形成了“南箭北星”的产业格局,经开区建设“北京火箭大街”,成立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等,聚集了160多家空天企业,商业火箭整箭研制企业数量占全国75%。安徽蚌埠、山东海阳等地也通过吸引相关企业落户,打造商业航天生产制造基地和产业生态圈。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商业航天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围绕破解卡点堵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如中天火箭在大喷管及摆动喷管领域取得突破,天辰合创研发新一代基于网络的火箭控制测量一体化技术及火箭智能健康诊断评估技术,斯瑞新材的铬铜、铬锆铜等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 创新需要多方面支持保障政策创新:商业航天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积极出台政策推动发展。如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出台《关于促进商业航天测控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上海市出台《上海市关于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若干措施》等。金融创新:2024年商业航天行业融资事件达138起,披露金额突破200亿元。北京还成立了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共保体,由20家保险机构共同组建,为商业航天从发射到在轨运行,再到全产业链生产经营的各环节风险提供全方位保障。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5 07:43 , Processed in 0.14447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