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2日,印度航空AI171航班(波音787-8机型)在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机场起飞后不到1分钟坠毁,机上242人中仅1人生还,地面5名医学生遇难。这是波音787自2011年投入运营以来的首次致命空难。以下是对“印度空难不能全责怪波音,航空安全复杂交织”的具体分析:波音公司存在一定责任:波音787虽有技术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2013年的锂电池故障问题曾导致全球停飞,2024年新西兰航空舱压故障致50人受伤。波音位于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被发现存在结构性问题,且其生产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早期为压缩预算和抢占市场,可能在设计细节或生产流程上留有风险。航空公司运营维护问题:印度航空有“拆东补西”式的维护传统,还曾被曝伪造安全检查报告、延长检修周期,其飞行员培训时长也被压缩。涉事飞机机龄11.5年,处在印度航空被质疑的风口浪尖。该公司正处于复兴转型期,有大规模订单,但过往的维护和安全事件为此次事故埋下了隐患。机场环境与设施因素:艾哈迈达巴德机场跑道宽度仅为国际标准一半,周边紧邻居民区,且存在多栋违规建筑,净空评估存在重大疏漏。机场三十多年前曾发生过坠机事故,2019年还发生过鸟击致引擎起火事件,这些环境和设施问题增加了飞行的风险。天气等不可控因素:事故发生时正值印度45℃高温季节,空气密度降低导致发动机效率下降约15%,这迫使飞机需要延长滑跑距离,在跑道条件不达标的情况下,环境因素与机械故障的叠加效应被放大。此外,事发时风速达20节,可能干扰飞行姿态。航空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飞机制造商、航空公司、机场、监管部门等多个方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印度空难的责任全部归咎于波音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