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活起来”到“火起来” 非遗如何成为各地文旅新名片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6 02: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非遗要从“活起来”到“火起来”,成为各地文旅新名片,可通过以下多种方式实现:深度挖掘非遗资源    全面普查梳理:各地应对本地非遗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建立详细的非遗名录体系,包括传统技艺、民俗活动、民间音乐舞蹈等各类项目,明确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特色价值。例如,陕西紫阳县对紫阳民歌、紫阳毛尖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进行深入挖掘,了解其发展历程和独特魅力。    突出地域特色:深入挖掘非遗项目中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精神价值,将其与当地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文旅标识。如湖北深入挖掘长江、汉江流域的文化脉络,将武汉黄鹤楼传说、襄阳三国文化等珍贵非遗资源有机串联,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旅生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打造非遗特色景区:在景区景点中充分融入非遗元素,通过设立非遗工作室、非遗工坊、展示馆等场所,展示本土特色文化,并开展非遗体验活动。如云门山景区引入瑶族民歌、瑶族民俗等非遗体验活动,让游客感受浓浓的瑶族风情。    开发非遗旅游商品:利用丰富的非遗资源,大力开发非遗衍生品和旅游文创产品,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商品。如乳源瑶族自治县开发了瑶族表情包、瑶绣包包等100多件文创产品。    推出非遗游精品路线:围绕特色非遗文化,设计推出非遗旅游线路,将相关的景区、非遗场馆、传承基地等串联起来,让游客能够系统地体验和感受非遗文化。如韶关推出“韶城印象——记忆里的非遗”“瑶族风情——彩云间的非遗”等非遗旅游线路。创新非遗传播方式    借助科技手段:利用现代科技,如AI、VR、数字多媒体等技术,对非遗进行数字化展示和传播,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游客提供全新的体验方式。如武汉黄鹤楼利用AI技术再现“李白对诗”场景,秭归屈原故里利用VR技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龙舟竞渡。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包括电视、报纸、网络、社交媒体等,加大对非遗文化和非遗旅游的宣传力度,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传统节日等举办各类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吸引公众关注。    发展“非遗+直播”:通过直播平台,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技艺展示、讲解和销售非遗产品,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同时也拓宽了非遗产品的销售渠道。加强非遗传承保护    培养非遗传承人:通过设立传承人培养基地、举办培训班、师徒传承等方式,培养一批有技艺、懂文化、会经营的非遗传承人,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如韶关为代表性传承人颁发证书、发放生活补助、安排授课带徒,鼓励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    完善保护机制:建立健全非遗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大对非遗保护的资金投入,加强对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保护力度,确保非遗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丰富非遗体验活动    开展民俗节庆活动:定期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节庆活动,将非遗项目融入其中,让游客能够亲身参与和体验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如韶关每年举办瑶族“十月朝”文化旅游节、“非遗过大年”嘉年华等节庆活动。    开发研学旅行产品:针对学生群体和文化爱好者,开发非遗研学旅行产品,设计相关的研学课程和活动,让游客在学习和实践中了解非遗文化。如紫阳焕古镇以社火活动开发出研学课程,让同学们体验社火文化。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5 02:52 , Processed in 0.06439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